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高瞻遠矚: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
場次資料
場次 場地

 


活動簡介
高而潘建築師是臺灣在二戰之後所培養的第一代建築師,今年93歲,深受學界與業界推崇。在臺灣現代建築史發展脈絡中,高而潘建築師是代表性的經典人物,「高瞻遠矚: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不僅是向前輩建築家致敬,更是為了彰顯高先生所代表的二戰後第一代建築專業者,能在時代洪流中突破現實的挑戰,並且始終憑藉著厚實的專業能力,穩定地貫徹自我理想的軌跡。
活動內容介紹

高而潘建築師是臺灣在二戰之後所培養的第一代建築師,今年93歲,深受學界與業界推崇。他與臺博館的因緣,源自2007年臺博館推動「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數位化計畫」,他將其執業生涯的8千餘幅建築圖說全數捐贈給臺博館收藏,這些珍貴的現代建築史料已陸續完成數位化。

就臺灣現代建築史的發展脈絡而言,高而潘是代表性的經典人物,臺博館舉辦「高瞻遠矚: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不僅是向前輩建築家致敬,更是為了彰顯高先生所代表的二戰後第一代建築專業者,能在時代洪流中突破現實的挑戰,並且始終憑藉著厚實的專業能力,穩定地貫徹自我理想的軌跡。

本次特展所選出的設計作品跨越1960 年代至1990 年代,這也是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重要轉變關鍵的三十多年。60 年代的三件作品為省立護專文教大樓、胡適墓園與新淡水高爾夫球場俱樂部,顯示了RC 塑性特質的粗獷主義(Brutalism)特色,底層空間通透而流暢。70 年代的為三明大樓、台北市銀行大廈與台中張淑齡公館,前兩者為都市的高層商業辦公大樓,以水平窗採光,並分離出垂直的服務核,機能明確,台北市銀行大廈首先採取主體退縮,為都市公共空間作出貢獻。80 年代的作品代表為月裡山莊、台北市立美術館和華視大樓,其中台北市立美術館發揮了代謝建築(Metabolism)空間延展的概念,華視大樓是競圖案,底層及地下的公共空間為市民所享用也是一項突破創舉。這次也特別將臺北龍山寺的兩側建築設計提出陳展,說明現代設施如何與古蹟協調共構,相信許多參觀龍山寺的人都幾乎不曾察覺新設施的存在,這是建築師巧思的成果。

這十三件作品是從高建築師庋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的眾多原始圖樣史料中所選出,基本上為高先生當年設計之原始建築施工圖與透視圖,可說是臺灣現代建築的第一手史料。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合辦單位: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國立成功大學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臺灣現代建築學會、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單位:慧爾門有限公司、銘傳大學建築系、概念啊實業有限公司、遠流出版公司

高而潘建築師回顧紀錄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cmhgGa4ac

展覽延伸活動詳情:https://reurl.cc/GrVO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