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主題
|
簡介
|
講師
|
6/22(三)
線上課程
|
識綠點綠採集趣
|
自然界中的植物以「綠」為代表色,當走入其中享受芬多精的療癒之時,放眼四周你可識得諸綠幾許?在博物臺灣的自然展廳,運用大量植物標本營造漫步在自然的氛圍,但他們可不是展場最美的背景,每一株植物標本的背後,其實都代表著一個物種的故事,就讓參與策展的植物學研究人員,帶大家回顧策展籌備期間,如何以精準目光,在萬綠中點選出心目中最耀眼的那抹綠吧!
|
楊富鈞 研究助理/
本館典藏管理組
|
6/25(六)
線上課程
|
萬物友靈-來自達悟的海洋記憶
|
原住民看待世界並非將人抽離於萬物之中,而是相信世界萬物皆具有「靈力」,位於臺灣東南方海上一座遺世獨立的美麗島嶼—蘭嶼,四面環海,島上的雅美/達悟族人受到湛藍海洋的滋養,依著古老傳說故事、耆老言傳身教所留下的記憶,建構出宇宙萬物的運行秩序,透過夏曼.藍波安老師的文學視角,看見雅美/達悟族人與自然的互動與智慧傳承。
|
夏曼· 藍波安 老師/
島嶼民族科學工作坊
|
7/23(六)
線上課程
|
是虎非虎聊壁虎
|
壁虎不是虎,為何有「虎」名?難道是因為牠能沉著狩獵,然後再出其不意發動攻擊宛若猛虎?身為既能飛簷走壁又會斷尾求生的高手,堪稱動物界忍者,喜愛居住溫暖地區的牠,蹤跡橫跨叢林或沙漠,甚至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裡,牆壁、屋簷縫隙也都能與牠偶遇。當肖虎年時序進入年中,在夏日炎炎聊壁虎,依然「虎虎生風」!
|
林俊聰 副研究員/
本館典藏管理組
講座代碼:amc-aozw-emx
|
8/7(日)
線上課程
|
適時擇石談岩石
|
博物臺灣展場中有座神秘的岩石圈,藉由超過200座的金屬爪台,牢牢的抓住各類臺灣在地的岩石,以同心圓的方式排列,呈現出地學之美的視覺震撼。這些質樸的岩礦中,由原礦經過層層加工做成各式生活物件,甚至化身為在博物館裡的建材,透過線上環景設備,這次不用再走遍千山萬水,也能貼近在地岩礦與我們的關係。
|
方建能 副研究員/
本館典藏管理組
講座連結:
https://meet.google.com/amc-aozw-emx
|
註:開課日期、主題、講者或辦理方式如有異動,依實際調整後公告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