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藝啟十方-工藝地圖上的繁星|工藝大師系列講座-金工、玻璃、纖維、複合媒材工藝(第五~八場)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期間 場地 名額 講師 報名 名單  
第五場講座(4/19):形上美・工藝心—廖偉淇的金工木印之藝
日曆圖案 2025/04/19 14:00 ~ 2025/04/19 15:00
2025/03/28 18:00
~ 2025/04/17 23:59
googleMap連結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7樓 70 金工工藝家 廖偉淇 老師
第六場講座(4/26):工藝靈魂的探索-玻璃創作的靈感與夢想
日曆圖案 2025/04/26 14:00 ~ 2025/04/26 15:00
2025/03/28 18:00
~ 2025/04/25 23:59
googleMap連結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7樓 70 玻璃工藝家 林瑤農 老師
第七場講座(5/3):再現大地的色彩~臺灣天然染色的發展
日曆圖案 2025/05/03 14:00 ~ 2025/05/03 16:00
2025/03/28 18:00
~ 2025/05/02 23:59
googleMap連結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7樓 70 纖維工藝家 陳景林 老師
第八場講座(5/10):工藝設計之複合材料應用與思考—以琉璃與竹工藝為例
日曆圖案 2025/05/10 14:00 ~ 2025/05/10 15:00
2025/03/28 18:00
~ 2025/05/09 23:59
googleMap連結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7樓 70 複合媒材工藝家 吳世興 老師 正取剩 42

 


活動簡介
「藝啟十方-工藝地圖上的繁星展覽」(展期:114/1/23-5/11)的重要主角是「臺灣工藝之家」的工藝大師們,他們在臺灣各地的工藝據點,如同工藝地圖上的繁星閃耀,除了藉由展覽的策辦串聯起「工藝之家」,讓大家欣賞各地獨特的工藝之美外,本展覽亦規劃8場「工藝大師系列講座」,邀請各種不同材質的工藝家們,在講座中分享他們的工藝創作歷程與對技藝的深刻理解。 講座完全免費,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把握與工藝家交流對談的機會!
活動內容介紹

講座場次及時間

 

第五場講座:形上美・工藝心—廖偉淇的金工木印之藝
日期|2025年4月19日(六)14:00-15:00
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七樓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1號)
主講人|金工工藝家 廖偉淇 老師

 

第六場講座:工藝靈魂的探索-玻璃創作的靈感與夢想
日期|2025年4月26日(六)14:00-15:00
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七樓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1號)
主講人|玻璃工藝家 林瑤農 老師

 

第七場講座:再現大地的色彩~臺灣天然染色的發展
日期|2025年5月3日(六)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七樓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1號)
主講人|纖維工藝家 陳景林 老師(2024年國家工藝成就奬得奬主)

 

第八場講座|工藝設計之複合材料應用與思考—以琉璃與竹工藝為例
日期|2025年5月10日(六)14:00-15:00
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七樓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1號)
主講人|複合媒材工藝家 吳世興 老師

 

講座內容介紹

 

第五場講座:形上美・工藝心—廖偉淇的金工木印之藝(廖偉淇工藝家)

2025/4/19(五) 14:00-15:00

 

金工藝術,承載著東方哲思與西方工藝的交融,也在材料與形式的鍛造之間展現無限可能。本場講座邀請金工工藝家廖偉淇老師以「形上美・工藝心—廖偉淇的金工木印之藝」為題,帶領觀眾探索金屬工藝如何在現代美學與傳統技藝之間找尋平衡,並展現創作者的精神思考與工藝實踐。

廖偉淇自高中美術實驗班開始,便開啟與工藝的對話,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金工組,並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累積16年的創作與教學經驗。其作品曾四度受邀展出於總統府、行政院、考試院等政府機構,也在國立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等藝術空間展出。他的代表作《拙納自在》曾榮獲2015年臺灣工藝競賽美術工藝組二等獎,並被國家永久典藏。

廖偉淇老師的創作深受東方哲學、美學思想影響,他擅長以金屬、木材、印記作為媒介,探索工藝與人的關係。他將傳統金工技法與當代設計語彙相融合,展現細膩而富含哲思的藝術語言。本場講座將分享他的創作歷程、材質研究,以及如何透過金工與木印工藝,展現時間、痕跡與精神性的對話。

 

第六場講座:工藝靈魂的探索-玻璃創作的靈感與夢想(林瑤農工藝家)

2025/4月/26日(六)14:00-15:00


玻璃,既剛且柔,在火焰中淬煉出流動的藝術。本場講座邀請玻璃工藝家林瑤農老師,以「工藝靈魂的探索—玻璃創作的靈感與夢想」為題,分享他如何將傳統技藝與當代藝術結合,為玻璃工藝開創新的可能。

林瑤農老師專擅空心吹製玻璃,早期創立個人工作坊,發展至百人規模,承接歐美市場代工訂單,面對市場變遷,他選擇轉型,將玻璃商品提升至藝術層次,開創個人獨特風格。創作運用甕口玻璃技法,搭配坩堝窯爐吹製與實心手工拉製,透過1300度高溫玻璃漿與異材質配色,塑造出融合臺灣傳統文化與西方玻璃工藝的獨創作品。多年來,他的工藝探索獲得國內外肯定,包括:2013年臺灣工藝競賽入選、2019年中國現代藝術及功能玻璃創新大賽一等獎等。

本場講座中,林瑤農老師將深入分享玻璃創作的靈感來源、技法發展與市場變遷的挑戰,並探討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讓玻璃工藝綻放獨特的藝術生命。

 

第七場講座:再現大地的色彩~臺灣天然染色的發展(陳景林工藝家)

2025/5/3(五)14:00-16:00

 

陳景林老師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畢業,原專攻西畫,卻因熱愛纖維藝術,而投入染織創作。為了深入研究亞洲天然染色工藝,曾花費十年時間走訪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傳統染織文化的田野調查,詳細記錄二十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織、染、繡及服飾工藝。其後研究範圍擴大至南韓、日本沖繩、中國華東、華南、中南半島及南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尼部分地區,對亞洲的染織文化有相當的研究。

他同時致力於復興臺灣染織工藝,除了開設染坊、也在大學與社會推廣染織教學,並出版了多本著作,其中《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上下冊,開發我國近百種染料植物的應用。另出版《染織編繡巧天工》、《纖維物語》、《潛質與新意》等重要染織著作,帶動了我國染織工藝風潮,被譽為「臺灣染織工藝的重要推手」。

本場講座,陳老師將分享他在天然染色工藝的田野調查、技藝研究與當代設計應用,並探討臺灣如何透過天然染色重新找回屬於這片土地的色彩,誠摯邀請您一同來探索這門源自於土地,重生於研究,再現於當代生活美學的綠工藝。

 

第八場講座:工藝設計之複合材料應用與思考—以琉璃與竹工藝為例(吳世興工藝家)

2025/5/10(六)14:00-15:00
 

藝術,是生命的火種,燃燒著創作者對美的追求與熱愛。為期四個月的「藝啟十方—工藝地圖上的繁星」工藝系列講座,即將在五月迎來最後一場講座。本場活動特別邀請複合媒材工藝家吳世興,以「工藝設計之複合材料應用與思考—以琉璃與竹工藝為例」為題,深入分享他如何在琉璃與竹工藝之間尋求創意與技法的融合,並探索工藝設計在現代生活中的嶄新可能。

從軍職到藝術,吳世興用實踐書寫人生的新篇章。42歲自軍職退休後,他毅然選擇跨足藝術領域,為追求藝術與設計的結合,遠赴澳洲墨爾本攻讀工業造型設計碩士,培養了結合實用與美學的獨特視角。學成歸國後,他四處習藝,專研不同材質與技法,將多元工藝融入設計,成就獨具一格的創作風格。

在本場講座中,吳世興老師將以自身創作歷程為核心,帶領觀眾探索琉璃與竹工藝如何在現代設計中實現跨界融合,分享如何突破傳統工藝框架,運用複合媒材賦予作品更多元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將剖析材料特性的互補與結合,展現工藝設計如何從生活實用走向藝術表現。講座適合對工藝、設計及跨界創作感興趣的觀眾,無論是工藝愛好者、設計師或是文化創意產業從業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與靈感。

 

 免費入場,歡迎報名參加!

 合辦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協辦單位:臺灣工藝之家
策展單位:力譔堂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報名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