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玩形變奏曲
場次資料
場次 場地
玩形變奏曲
日曆圖案 2019/07/23 09:00 ~ 2019/12/15 17:00
googleMap連結 新北市新莊行政院聯合辦公大樓南棟 一樓文化部藝廊

 


活動內容介紹

展   期:2019.7.23(二)~12.15(日)
開幕式:2019.7.25(四)下午1時30分
地   點: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1樓文化部藝廊
           (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 439 號南棟1樓)

 

展覽介紹

「形式」源自希臘哲學的字根「觀看(idein)」,代表著人所感覺到的形體外觀和內在感知的現實,形式可以是媒材、風格、紋理、質感,更可以是人的感知和態度。藝術品是藝術家延伸的自我而非單純觀看的表象,創作者將視覺可見的自然實體碎裂、拆解,以幾何方塊重新組合,將圓形化約為無限多邊形,讓紛亂的線條在平面中並陳事物所有的角度。無論是繪畫、雕塑和表演,無論概念如何跨越媒材、理論、學科,「形式」是藝術再現的載體,是思惟的具象化,是藝術家對事物本質的選擇和表現。

本展以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典藏品原作及衍生品為基礎,把「遊玩」的趣味和典藏品原作拆解為「形式」的分子,輔以發想、創造再加以變化,以「原作與衍生」、「形構的擬仿」、「紋理的轉譯」、「文本的再創」、「概念的移置」五個子題,重新詮釋藝術原作、衍生品與人的交互關係,回應衍生品作為藝術與人彼此對話與共鳴的溝通起點。

若說藝術品是對現實的轉化與再現,衍生品就是對藝術品的轉化與再創。國立臺灣美術館建館30年來,致力於典藏並建立臺灣美術史及臺灣藝術家系譜,並以多角度的面向來呼應當代藝術發展的多元脈絡。隨著時代變遷,美術館更加重視藏品與民眾之間的關係,並以多樣化的展覽型態、加值應用、活動規劃,使藝術深入大眾的生活,滿足大眾的文化期待和需求。國美館和委託的創作者針對典藏品的獨特性進行研究分析,進而拆解出原作的形制、色彩、象徵和概念等構成因子,以求典藏品的加值應用能夠更加貼近大眾生活。本展期待觀者在進入後,除了當下獨一無二的體驗,也能因展示設計的遊藝性,重新喚起對美的感受和樂趣。

 

原作與衍生

本區將李錫奇、袁旃、李育貞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及衍生品並置,重新詮釋並放大兩者獨特的視覺造型。三位藝術家雖然出生於不同的年代,但都有著細膩的表現以及多變的形式。李錫奇的作品倚重抽象表達的視覺,不斷的重複著律動的線條和時間主題。袁旃將多彩明亮的裝飾性元素融入原傳統山水畫,使作品呈現出具有巧思的當代美學。李育貞則在心向組合和解裂的過程中,轉化記憶的文本,呈現暨抽象又充滿象徵的歷程。國美館運用〈作品25號〉的造型符號及時間感設計「星空的遙想時光」時鐘,轉化〈太初〉特殊的浮世繪線條設計「層層食器餐組」、以及〈Travelling Series II〉對記憶及生活中的擬態及想像設計「山川食器餐具組」,提醒現代人生活週遭的美好,並且莫忘「心之所向」。

 

形構的擬仿

藍色的幾何造型小屋出自張永村〈文明的躍升〉,藝術家以方形、矩形、三角形及半圓形等圖形,作為建築簡化後的樣貌,藉以成為象徵人類文明的符號,營造出都市文明的稠密佈局。而在屋內的呈現的衍生品除了張永村的作品,也包含范楊宗《充氣泳池系列》、周珠旺《猴因》系列和陳其茂〈木屋裡的猴子〉,將藝術家充滿童趣想像的造物,應用其形體及構造於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杯盤食器,希望在日常中感受藝術家們細膩的思維。

 

紋理的轉譯

賴九岑《彩虹下的最後審判》原作共68幅,使用壓克力顏料,以普普藝術風格呈現天堂和地獄的聯想;王午(倪又安)的木刻水印版畫,樸實的融入了水墨的氣韻,並且保留了木版的紋路;李錫奇的〈頓悟〉,則在漆黑的背景中呈現書法活潑的律動。本館取用原作獨特的紋理、筆法、形象,將其創造性的融入生活衣飾當中。衍生品背後的五面巨大的雕刻版,呈現版畫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製版技術,與衣飾印刷的本質互相呼應。

 

文本的再創

李錫奇的《月之祭》系列為十張一組的版畫,抽象活潑的書法線條和柔美的月型,大膽又統一的色調中,呈現出作者風雅的內在精神。值得強調的是,在版畫一版一色的製作原則中,能夠以精準的套板印製出漸層色彩,不能有絲毫的偏差,是相當高難度的技巧。本區以一版一色的原則,將作品分版印製於半透明薄紗上,再現版畫套版的精巧工藝。

 

概念的移置

同樣出生於1930年代的劉國松和蕭勤,皆在傳統東風哲學的基礎上,受到西方前衛藝術的影響,前者發展出以拓印、撕筋方式展現宣紙底層肌理的風格,後者則在生命的變動中以回歸心靈的色調展現抽象的單純與遼闊,本區以館藏衍生品:劉國松〈元宵節〉發想的「滿月搖搖躺椅組」和蕭勤作品〈無題〉的寓像轉化的「光彩斑斕桌燈」為組件,點綴袁旃〈仙境春長(二)〉膠彩畫衍生出的時鐘,將原作概念中繽紛明亮的心境風景,移置於生活家具中,同時也抽取作品的元素,打造出一幅輕鬆休閒的日常景致。

 

 

 

展出衍生品及使用之原作清單

編號 衍生品 圖片 原作作者 作品名稱 創作年代 媒材 原作尺寸
1 星空想望的時光 李錫奇 作品二五號 1984 版畫 34.5 x 34.6 cm
2 層層食器餐具組 袁旃 太初 1998 膠彩 91.0 x 174.1 cm
3 山川食器餐具組 李育貞 Travelling Series II 2012 版畫 70.0 x 87.0 cm
4 藍色小屋系列餐具組 張永村 文明的躍昇 1983 水彩 155.6 x 114.0 cm
5 戀戀夏日確幸下午茶組 范揚宗 充氣泳池系列 2006 壓克力彩、畫布 159.5 x 468.7 cm
6 玩玩童趣餐具組 周珠旺 猴囝 2007 油畫 80.0 x 160.0 cm
7 木屋職人咖啡滴濾組 陳其茂 木屋裡的猴子 1975 版畫 79.0 x 79.0 cm
8 實驗.雙層印花洋裝 賴九岑 彩虹下的最後審判 2006 壓克力.綜合媒材.畫布 340.0 x 1620.0 cm
9 氣韻印花長絲巾 王午 癸未之夏-零伍 2003 版畫 121.2 x 120.9 cm
10 氣韻印花背心 王午 乙酉之春.零貳 2005 版畫 121.2 x 120.9 cm
11 氣韻紋理領結 王午 吟詩冊 2011 版畫 33.5 x 22.5 cm x 20 pcs
12 實驗印花圓盤帽 李錫奇 頓悟 1985 孔版版畫 86.0 x 58.0 cm
13 月之祭手錶 李錫奇 月之祭  1975 版畫 50.9 x 36.0 cm x 9 pcs
14 仙境幻遊時鐘 袁旃 仙境春長(二) 2003 膠彩 179.5 x 92.5 cm
15 光彩斑斕桌燈 蕭勤 無題 1988 版畫 19.5 x 29.3 cm
16 滿月
搖搖躺椅組
劉國松 元宵節 2009 版畫 49.5 x 35.4 cm

 

附件下載
附件名稱 附件說明
說明摺頁 說明摺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