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日期:2019 / 07 / 20(六) – 2019 / 09 / 29(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時光天井—多屏幕影像
開幕式:2019 / 07 / 27(六)14:30,108展覽室
===================================================================================
創作自述
〈空〉為一個影像與物質媒材交織的紙製錄像,源自我於國外求學時,因身處異地而對自身文化產生反思;同時,為探究動態影像的本質,透過媒材轉換以尋找解答。
電影膠卷其透明而平滑的質感,經由投影即再現真實,觀者於是不易察覺時間流逝,然而,數位資訊發展後,影像無需依附物質媒介即可存在記憶體間,僅仰賴顯示器作為載體便顯像,從此,影像成為不著痕跡的虛擬檔案。此作由紙張逐格構成,我將數位錄像分解成一秒24格的膠卷格率,在由印刷及掃描取代曝光及投影的過程中,該重組之錄像乘載了紙張的雜質與紋路,它既是無形體的數位檔案,也是實體的物質存在;而基於人類雙眼的視覺暫留機能,它亦展現了動態影像與靜態影像間的一體兩面。在媒材轉換的實驗裡,我追溯起「一體兩面」的由來,其概念源自道家哲學的無為思想,亦即「因果循環」。因此,我運用自然界的基礎和抽象物質為影像元素,以對比呈現玄奧的東方時空。根據道德經,「道」本身是空無一物,也是圓滿豐富;它既無形,也存在任何一處;在膠卷逐漸消失的年代,若引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英譯:darkness within darkness),我以〈空〉回應影像的本質:時間。
吳家昀
1988年生於臺灣,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視覺傳達研究所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碩士班。她的作品包含劇情電影、錄像和影像裝置,關注「人的狀態」和「影像時間」,擅長以詩的語彙實驗影像的可能,穿越敘事和非敘事的邊界;為探究影像的本質,經常將媒材的特性轉化為作品本身,思考物質與影像的關係,在跨媒材的創作中持續以哲學思維呈現生命觀察。
曾獲文化部MIT新人推薦藝術家、高雄獎首獎、臺南新藝獎、世安美學獎、集思廣義當代藝術賞優選、臺灣攝影博物館預備館Snapshot比賽首獎;入選金穗獎、上海國際電影節、英國華語視像藝術節、高雄電影節、臺灣國際女性影展、桃源創作獎等;作品亦典藏於歐洲獨立電影頻道、文化部藝術銀行、臺南市美術館及高雄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