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記憶的交織與重疊─後解嚴臺灣水墨
場次資料
場次 場地
記憶的交織與重疊─後解嚴臺灣水墨
日曆圖案 2017/07/08 09:00 ~ 2017/10/08 18:00
googleMap連結 201~202展覽室

 


活動內容介紹

水墨畫是代表東方傳統的重要繪畫形式,源自中國並傳播至日本、韓國及南洋華語地區等國家,水墨畫以毛筆、墨、紙、絹等為媒材,在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繪畫自唐代後分為「北宗」、「南宗」兩系統,「南宗」創作講究筆趣、墨韻;重視骨法用筆,營造氣韻生動,詩、書、畫融合之意境,與中國的傳統文人思想密不可分,然而「文人畫」過度崇尚文人雅興亦影響水墨畫之發展。18世紀後水墨畫隨著清代寓臺官員、文人教席及傳統畫師流傳至臺灣,時有林朝英、林覺、謝琯橋等名家,雖因沿襲自中國南方福建浙派之狂放野逸水墨風格而被慣稱為「閩習」,卻也開啟水墨藝術在臺灣傳承、變革與發展的扉頁。

19世紀末日本殖民臺灣引入「西洋畫」及源自中國「北宗」工筆重彩繪畫技法之「東洋畫」(膠彩畫),在「臺展」、「府展」的推波助瀾下,眾多臺灣傳統水墨畫家都改習「東洋畫」,成為日本殖民政府標榜南方新領土的獨特「地域色彩」。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在臺殖民體制,1946年國民政府行政長官公署舉辦「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省展),1949年國民政府遷都臺北,許多中國水墨名家隨之來臺擔任教席或開班授業,乃至有1950年代的「正統國畫之爭」。直至1983年「省展」成立「膠彩畫部」,「膠彩畫」乃揮別正統國畫名稱牽絆,然「國畫」一詞仍到1980年代才逐漸由「水墨畫」所取代。

由此可見,每每發生重大的政治或歷史事件,總會牽動社會與文化藝術的發展,彼此相互纏繞。在政治上,臺灣於1949-1987年戒嚴,在高威權敏感的戒嚴時期,而美術界則歷經了1950年代的「正統國畫之爭」、1960年代現代美術繪畫團體興起,1970年代文學及美術的「鄉土寫實」論戰、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1983年東海大學美術系等相繼成立,共同經歷過藝文界對威權體制的挑戰與逐步拆解過程。臺灣的藝文工作者,在戒嚴期間無畏地衝破政治上的禁錮,乃至1987年解嚴後對過去政治禁忌的勇於顛覆,使水墨與其他藝術呈百花齊放之勢,建構出繽紛的新水墨藝術風貌。

2017年適逢臺灣解嚴30年,國立臺灣美術館特別委請吳超然教授策劃「記憶的交織與重疊─後解嚴臺灣水墨」特展,著眼以藝術史為觀點、時間為軸線,爬梳自1987年解嚴迄今,臺灣水墨的發展脈絡。本展以五大主題為軸:一、筆墨美學;二、水墨的抽象表現;三、水墨‧環境‧社會;四、水墨‧影像‧裝置;五、告別正統國畫之爭。五個主題內容彼此關連,展示手法卻各自獨立,策展人透過不同主題面向切入,重新檢視臺灣水墨藝術與政治的糾結關係,彰顯創作者的生命經驗,面對歷史記憶的交織與重疊,所激發出的多元創作視野,探索藝術家在水墨領域中,突破歷史框限的旺盛企圖,並梳理臺灣水墨與膠彩之間的糾結歷史關係。

「記憶的交織與重疊─後解嚴臺灣水墨」展出作品類別與媒材紛呈,有水墨、工筆重彩、膠彩、裝置、錄像及動畫等,在風格表現上,在在彰顯藝術家對生命的感悟與觸動、社會人文關懷、歷史與現實的思辨,及水墨藝術探索的深度與廣度,展現出旺盛的創作活力與動能。本展企圖透過24位不同世代藝術家精彩作品的演繹與對話,檢視解嚴後臺灣水墨藝術與政治的糾纏關係,呈顯創作者在歷史記憶交織下,迸發出的多重視野,以及以此所建構出的繽紛多彩的水墨藝術新貌,具體而微地闡述解嚴迄今的臺灣水墨的發展脈絡。

活動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