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跨域.探索者!」計畫
場次資料
場次 場地
「跨域.探索者!」計畫
日曆圖案 2023/11/18 13:00 ~ 2023/11/19 12:30
googleMap連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活動簡介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
活動內容介紹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在日常中動植物充斥在我們周圍,從生產製造、水文發展、飲食文化、環境美化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緊密連結,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想成為生活的觀察家、跨域探索者的你/妳,一同思考我們該以怎麼樣的方式與觀點去認識與紀錄大自然,探索「植物-藝術-科學」與「你/妳」之間的關係。

🌱深藏於我們靈魂深處每個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雙重探險

我們相信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更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跨域.探索者!」為整個大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以「植物觀察報告」作為本次主題,通過植物園研究人員對於野外植物的定期紀錄為活動發想,期待以植物紀錄為課程任務,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最大武器   觀察+創作技巧+科學思維=探索者

「這顆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我該怎麼認識它?」、「我不會畫畫,那要怎用畫筆記錄植物?」、「紀錄植物、種子有哪幾種方法和方式呢?」「科學繪圖該怎麼做?」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與觀點,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後,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
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完整的觀察報告(作品、科學繪圖),與藝術、科學的雙重觀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出生日2015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2日),共30位。

活動時間:

112年11月18日(六)13:00-17:00、112年11月19日(日)9:00-12:0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2年11月18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2年11月19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2年11月18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1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12:50

13:00

報到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

13:40

單元一、
再靠近一點點

捕抓隱藏在美術館中的植物

當期展示
許璨麟、劉昕昀

13:40

14:20

單元二、
再觀察一點點

藝術測量體驗 
精準記錄的秘密

多元學藝廳、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4:20

15:00

單元三、
再嘗試一點點

如果蘋果比101大?

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5:00

17:00

單元四、
再思考一點點

我的植物觀察報告

多元學藝廳
許璨麟

 

Day2,112年11月19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2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8:50
9:00
報到 報到 科博館立體劇場前
9:00
9:50
單元五、
再深入一點點
觀察殼斗科植物的型態與特徵 植物園
黃瀚嶢、温柔茜
10:00
12:00
單元六、
再設計一點點
從記錄到創作:完成我的科學繪圖 第三科學教室
黃瀚嶢
12:00
12:30
單元七、
再好玩一點點
我的專屬植感提袋  第三科學教室
溫柔茜

 

講師簡介:

第1日 國美館講師

 

 

 

 

 

 


/許璨麟,畢業於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現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兼任講師。擅於寫實油畫創作,並長期深耕美術教育、偏鄉教育。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長期研究規劃美感教育與兒童美術推廣活動,期待為大眾帶來全新的美術館/博物館體驗。

第2日 科博館講師

/黃瀚嶢,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所,現為生態插畫家與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育手冊《野地之眼》,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溫柔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約用服務助理。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活動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10/18下午1點起開放報名至10/30晚12點截止,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備取1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第二天科博館植物園觀察活動,請自備帽子與防蚊液。
  •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