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場次資料
場次 場地
「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日曆圖案 2020/10/17 10:00 ~ 2021/02/28 18:00
googleMap連結 101-108、202展覽室、大廳、美術街、戶外廣場、衛星展及

 


活動內容介紹

「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Subzoology: 2020 Taiwan Biennial

展覽日期:2020/ 10/ 17- 2021/ 02/ 28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1-108、202展覽室、大廳、美術街、戶外廣場、衛星展及平行展展區
開幕式:2020/ 10/ 17 18:30
展覽網站:https://2020taiwanbiennial.ntmofa.gov.tw
策展人: 姚瑞中 YAO Jui-Chung

49組參展藝術家完整名單(依展覽子題分類):

子題一「獻祭與救贖」:
林鉅、吳其育、紀凱淵、張徐展、陳建泯、Meuko! Meuko! & NAXS Corp. 涅所開發

子題二「生物經貿潛史」:
許家維、盧昱瑞、朱駿騰、羅晟文、張欣、李亦凡、羅智信、莊培鑫、鄭先喻

子題三「無名戰爭肖像」:
李立中、區秀詒、歐靜雲、吳權倫

子題四「實驗室/手術室/標本室」:
顧廣毅、宮保睿、魏澤、陳懋璋、彭奕軒、張辰申、杜韻飛、陳聖文

子題五「節慶/沙洲/綠覆率」:
廖健行、楊順發、彭一航

子題六「獸倣者/獸形人」:
賴九岑、耿晧剛、張騰遠、許尹齡、陳昱凱、圖顥程+孫懿柔、吳秉聖

子題七「棲息地/動物園/國家公園」:
蕭聖健、黃可維、孫培懋、潘信華、曾建穎、顏妤庭

「行為暨臨場藝術/多媒體裝置表演」:

瓦旦塢瑪、葉子啓、孫懿柔、傅雅雯+周書毅、鬼丘鬼鏟、林人中

==================================================================================

■ 衛星展

地點:非常廟藝文空間(臺北市)
2020/9/26~2020/11/21
策展人:姚瑞中
參展藝術家:宮保睿、顧廣毅、Meuko! Meuko! & NAXS Corp. 涅所開發

==================================================================================

■ 平行展

「後人間世」

地點:節點藝術空間(臺南市)
2020/10/17~2020/12/14
策展人:陳子澂、黃又文
參展藝術家:張根耀、陳漢聲、何兆南、羅家南、李嘉瑩、林盈潔、劉星佑、彭一航、彭奕軒、冼朗兒、鄧啟耀、曾家偉、王思遨

「變態路徑」

地點:酸屋(新北市)
2020/10/22~2020/11/22
策展人:陳冠穎
參展藝術家:李敏如、吳俊輝、張辰申、陳孝齊、陳俊宇X臺灣行動藝術研究社

「技術變形記」

地點:河南8號(高雄市)
2020/10/23~2021/01/03
策展人:賴曉瑩
參展藝術家:王詠翔、李庭儒、何郁琦、吳柏逵、里柯・格勞普納(Rico GRAUPNER)、林哲志、孫知行、高凡、陳羿君、張致中、張念為、張晶盈、富澤大輔(TOMIZAWA Daisuke)、黃至理、蔡士翔、蔡濟安、謝欣蓉、顏綱、盧昱瑞

「倒置理想動物園:想像人性的終極他者」

地點:水谷藝術(臺北市)
2020/10/24~2020/11/29
策展人:朱峯誼、彭才瑄
參展藝術家:林沛瑩、吳思嶔、姚睿蘭、杜韻飛、張騰遠、阿木司(林建佑、林韋佑、蘇家賢)、瑪麗娜.佛門柯(Marina FOMENKO)

==================================================================================

國立臺灣美術館自2008年開辦「台灣美術雙年展」,迄今已邁入第七屆,為與具國際特性的台北雙年展做出定位區隔,台雙展一直聚焦於臺灣當代藝術之梳理,以本土的、在地的觀點反思及回應全球化情境下的當代藝術語境。在策展機制上,從最初主題式展覽,爾後發展成普查臺灣當代藝術生態的展覽型態,2016年又再度回到主題策展,並藉由與館外策展人合作的雙策展人制,以突破國家展演機制的框架,發展出一種更靈活、廣闊的展演型態與論述視野。本屆台雙展更進一步邀請藝術家姚瑞中擔任策展人,期望藉由其在創作、策展、評論、著述等多面向豐沛的藝術動能,長期關注臺灣當代藝術的前沿發展,以及結合場所與歷史反思的創作型態,將策展作為一種創作行為或方法,與參展藝術家展開更密切的對話關係,為本次台雙展開拓出新的藝術經驗與策展模式。

在後疫情時代,本屆台雙展以「禽獸不如」(Subzoology)這個看似挑釁性的命題,去關注與回應科學、藝術與哲學界對於人與動物之間關係的國際性議題。策展人藉由佛學「六道輪迴」之「畜生道」為切入點,反思人作為一種動物其身上的動物性,並藉以探究「人類動物」與「非人類動物」的差異,以回應長期以來有關人與動物之間二分與相似關係的議題討論;同時,面對當今動物與人之間病毒的傳播與變異已溢出原先物種的樣態,甚至達到人畜共生或人獸同源的現實情境,人類再度深刻體認到自身作為地球上的一個物種,如何與其他物種共存的危機與可能性。當觀眾遊走在猶如動物園的展覽空間時,當可藉由藝術家所構築各式各樣的物種生態,反思人類對自然生物的長期宰制,以不同角度呼應並延展近年來全球雙年展聚焦於「人類世」的生態環境議題。

本次台雙展共邀請49位(組)具臺灣經驗的藝術家參與展出,規模擴大突破以往,以視覺藝術、聲音藝術、現場行為等多樣化的展演形式,以及新世代藝術家的創作主題,開啟觀眾對當代藝術與社會議題的多重想像與討論。此外,展演場域亦由本館延伸至臺中近郊—臺中市海洋生態館、大安媽祖文化園區,更首度在台雙展中與中部地區之外空間合作推出「衛星展」(臺北非常廟藝文空間)、「平行展」(臺北水谷藝術、新北酸屋、臺南節點藝術空間、高雄河南8號),以國美館為核心,串連全臺各地藝術行動與實踐,試圖以新的策展型態,讓藝術走出美術館,大幅延展台雙展的跨域視角,以落實臺灣在地藝術的發展。

 

活動相關連結

附件下載
附件名稱 附件說明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展覽主題及首波參展藝術家發布│新聞稿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展覽主題及首波參展藝術家發布│新聞稿
相關系列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