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04-23723552 #337#636
「日月頌-顏水龍與臺灣」陽光與愛系列音樂會
◈ 演出日期 / 時間 :2024 年5月26日、6月 16日、6月23 日/ 15:00
◈ 演出地點:5月26日 / 水牛廳、6月 16 日 、6月23 日 / 服務臺後區
◈ 演出團隊:緻弦室內樂團
◈ 演出形式:
- 邀請導覽老師以展覽主題,解說藝術家顏水龍豐富多彩創作生涯和卓越藝術成就、解析經典作品的重要涵意。
- 邀請「緻弦室內樂團」弦樂團演出,安排與本展內容相關的人文歷史及藝術性曲目演出,讓觀眾在聆聽音樂氛圍中領會本展傳達的情感和創作精神。
本系列音樂會係以「日月頌 顏水龍與臺灣」展規劃辦理,希望透過導賞展覽作品結合音樂會,帶領觀眾
了解顏水龍一生的創作,藝術軌跡橫跨眾多領域,如繪畫、工藝教育、商業設計、公共藝術及都市規劃。他
是臺灣第一代西畫家,同時更是臺灣工藝傳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前輩,世人稱譽為「臺灣工藝之父」,其理
想與遠見,值得深思與懷念。
本系列音樂會透過作品解說引領觀眾穿梭於他的作品情境,音樂表演則以動人旋律和樂章,深化觀眾對
作品情感的共鳴。結合導覽和音樂的獨特體驗,以多元的形式向大眾訴說顏水龍作品中的主題──陽光與愛
的熱情,讓觀眾深入了解顏水龍的藝術世界。
一、2024年 5月26日場次 美的傳承 x 臺灣的太陽
他以陽光的色彩象徵臺灣的溫暖風土,蘭嶼昂揚的船身代表古老文明的優雅,明亮溫暖的色調中蘊含著對身邊周遭萬物無限的關懷。他禮讚太陽的能量,也是對臺灣光明未來的期待。他的美術創作與手工藝設計同樣重視生活樸素真實的美。他調查傳統實用而將失傳的手工技藝並加以設計美化,因為他相信生活中的美感帶給人們精神靈魂的寄託。
◎導覽內容:〈旭日東昇〉、〈玉山日出〉、〈蘭嶼所見〉
◎導覽老師:張麗君 老師
♬ 演出人員:廖芷誼、陳怡安、江彥慶、黃羚鈞
♬ 演出曲目:
- 韋瓦第:夏第三樂章,取自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夏日大雨)
- Color of the wind (風)
- Fly me to the moon (月亮)
- 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 (太陽)
- Winter wonderland (雪景)
- 淡水暮色(河景)
- 月亮代表我的心
二、2024年 6月16日場次 建築與造型 x 自然與生活
顏水龍在法國接受立體派影響,自稱:「我追求的是一塊面、一塊面的畫面立體探討。」他認為藝術創作終究要建立自我的風貌,一個國際化的城市也要在建築規劃上建立文化的價值。 建築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他尤其重視建築,不論新舊都應有其時代的風華。 他的風景與靜物畫往往透過內外空間的穿透與堆疊,引導觀眾脫離現實世界走向理想的世界。 畫家不拘寫實或裝飾手法,闡述著建築空間之美。
◎導覽內容:〈窗前靜物〉、〈洋房〉、〈顏美里〉
◎導覽老師:祁俞 老師
♬ 演出人員:廖芷誼、陳怡安、江彥慶、周尚樺
♬ 演出曲目:
- 德布西:棕髮少女
- 聖桑:天鵝
- 電影版小王子主題曲:suis moi
- 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主題曲
- 經典法國喜劇「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主題曲:La valse D’amelie
- 電影「男歡女愛」主題曲:Un homme et une femme
- Champs Elysee
三、2024年 6月23日場次 愛與尊重 x 臺灣人物誌
顏水龍老師留法期間,受到非洲原住民文化的衝擊與影響,帶動了顏老師想要研究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動機,此動機也深刻影響到之後其對於臺灣傳統手工藝的作品。
日治時期,鹽月桃甫曾說過,生活在山裡的原住民族才是臺灣的主人。顏水龍的知己,千千岩助太郎也曾因為熱愛登山活動而認識原住民族文化,因而投入十多年時間,調查研究原住民族群的傳統建築。 顏水龍說:「我所懷想的並非如高更的『原始的夢想』,而是憧憬著與山地人共同生活的樂趣, 達成我神往的心願。」
換言之,他希望在生活中持續向原住民族學習傳統的智慧。描繪原住民族圖像是表達對其傳統文化尊重的方式之一。
◎導覽作品:〈排灣族母女〉、〈魯凱少女〉、〈山地小姐〉、〈歸牧〉
◎導覽老師:張鈴鈺 老師
♬ 演出人員:廖芷誼、陳怡安、江彥慶、周尚樺
♬ 演出曲目:
- 泰雅序曲
- 年輕人之歌組曲
- 馬卡道狂想曲
- 卑南古調
- 原住民音樂組曲
※ 注意事項
- 參加本活動不需報名,當日自由參加。
- 活動中將進行拍照攝影,凡參加本活動者皆視為同意入鏡。
- 參加活動民眾請遵守防疫指揮中心規範,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
-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 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另行公告,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