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未來影像-光、生成、去中心」系列座談活動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期間 場地 名額 講師
1/27 材質與物–談銀鹽典藏 (10:30-12:30) 2024/01/06 18:00
~ 2024/01/26 12:00
googleMap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5室 65 劉躍、羅禾淋
1/27 網路與影像的親密關係–網美、梗圖、謎因 (13:00-15:00) 2024/01/06 18:00
~ 2024/01/26 12:00
googleMap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5室 65 曾鈺涓、羅禾淋
1/27 光的紀實與數位的自動化–AI時代的影像邊界 (15:30-17:30) 2024/01/06 18:00
~ 2024/01/26 12:00
googleMap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5室 65 蔡遵弘、羅禾淋
1/28 非藝術的藝術史—從攝影的藝術化的過程看生成藝術的爭論 (10:30-12:30) 2024/01/06 18:00
~ 2024/01/26 12:00
googleMap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5室 65 汪正翔、羅禾淋
1/28 影像在社群網路的高速流動–觀點與假新聞 (13:00-15:00) 2024/01/06 18:00
~ 2024/01/26 12:00
googleMap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5室 65 陳延昇、羅禾淋
1/28 關於元宇宙–虛擬攝影、區塊鏈、NFT (15:30-17:30) 2024/01/06 18:00
~ 2024/01/26 12:00
googleMap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5室 65 李寅彰、羅禾淋

 


活動簡介
隨著AI、NFT、元宇宙等概念不斷刷新我們的視界,過去人們所揣想的未來,已近在「眼前」。科技日新月異高速向前行進的當下,攝影與影像藝術又將走向何方?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舉辦「未來影像—光、生成、去中心」系列座談,由科技藝術學者羅禾淋與6位相關領域的創作者與學者專家進行對談,從「攝影回顧」、「攝影進行」、「攝影未來」3個子題開展,回望也預想攝影發展可能,並從謎因、網美、假新聞、區塊鏈、AI生成、元宇宙等當代影像關鍵字切入,解鎖攝影當今位置。
活動內容介紹

 


「未來影像—光、生成、去中心」系列座談


 

「未來影像—光、生成、去中心」系列座談將於1月27、28日舉辦,由科技藝術學者羅禾淋主持,邀請6位相關領域的創作者與學者專家進行對談,從「攝影回顧」、「攝影進行」、「攝影未來」3個子題帶來6場座談,引領我們回望攝影過往發展、關注現今當紅議題、洞悉影像藝術未來可能,從中照見攝影位置。

 


1月 27日(六)


場次1. 攝影回顧:材質與物–談銀鹽典藏


傳統的銀鹽攝影如何保存與展示?連帶產生哪些不同於數位影像的價值?

►時間:10:30-12:30

►講者:劉躍(藝術家 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專案助理教授)X 羅禾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副教授

 


場次2. 攝影進行:網路與影像的親密關係–網美、梗圖、謎因


在網路時代,幫網美按讚、分享謎因的過程裡,怎樣的親密關係萌芽了?

►時間:13:00-15:00

►講者:曾鈺涓(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教授) X 羅禾淋

 


場次3. 攝影未來:光的紀實與數位的自動化–AI時代的影像邊界


AI生成的作品,可以參加攝影比賽嗎?AI如何衝擊攝影創作的定義?

►時間:15:30-17:30

►講者:蔡遵弘(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助理教授) X 羅禾淋

 


1月28日(日)


場次4. 攝影回顧:非藝術的藝術史—從攝影的藝術化的過程看生成藝術的爭論


攝影以前並不被視作一種藝術?生成藝術的出現又對攝影藝術帶來哪些爭論?

►時間:10:30-12:30

►講者:汪正翔(藝術家)X 羅禾淋

 


場次5. 攝影進行:影像在社群網路的高速流動–觀點與假新聞


在網路時代,影像如何促進多元觀點的交流?以及連帶造成假新聞問題?

►時間:13:00-15:00

►講者:陳延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副教授)X 羅禾淋

 


場次6. 攝影未來:關於元宇宙–虛擬攝影、區塊鏈、NFT


在元宇宙裡欣賞攝影作品是怎樣的體驗?當代技術如何改變影像的保存、傳遞與感知方式?

►時間:15:30-17:30

►講者:李寅彰(樹德科技大學電子競技與電腦娛樂科學系 助理教授)X 羅禾淋

 


講者簡介


主持人

羅禾淋|學者

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所資工博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藝術碩士。長期研究網路文化與數位科技,對應日常生活、環境、城市等議題。

 


場次1

劉躍|藝術家

靜慮畫廊藝術總監,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專案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Virtual Production虛擬攝影工坊創意總監。關注當代藝術、攝影、文化創意事業、藝術評論。

 


場次2

曾鈺涓|藝術家

數位藝術家,策展人。現為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女性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兼副理事長,數位藝術基金會監事。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研究關注數位互動藝術創作與新媒體理論。

 


場次3

蔡遵弘|學者

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副教授。曾任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臺灣ACG研究學會理事,臺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於科技藝術產業、互動設計、擴增實境虛擬實境、遊戲設計、遊戲化應用、電腦動畫有多年深耕與研究。

 


場次4

汪正翔|藝術家

攝影藝術家、藝評家。關注社會參與與攝影技術與科技發展,台大歷史系碩士,波士頓博物館藝術學校藝術創作碩士肄業。作品主要探索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和名人肖像的主題。

 


場次5

陳延昇|學者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副教授。曾任台灣資訊社會學會常務理事。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傳播學博士,研究關注娛樂媒介、數位傳播科技、認知心理取向之媒介效果、科技行銷與公關、娛樂敘事。

 


場次6

李寅彰|學者

現為樹德科技大學電子競技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關注電競娛樂、虛擬運動與科藝結合之實務應用。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研創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負責執行AR/VR 科技應用之計畫案學術研究。

 


活動時間


2024年1月27日(六)、28日(日)

10:30-12:30|13:00-15:00|15:30-17:30

 

 


活動地點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臺北館 305室

來館交通:交通資訊點此

 


活動直播


活動直播:點此

 

報名資訊
  • 本活動採線上免費報名 或 現場直接參與。

 

 

報名須知
  1.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112年2月20日起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下列特殊情境建議須戴口罩外,本館室內空間由參觀者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
  2. 隨身行李、包包入場前請先至服務台寄放。
  3. 展館內禁止飲食與飲水。
  4. 活動進行中禁止錄音、錄影與線上直播,可拍照,請勿使用腳架、閃光燈。
  5. 本中心保有所有活動變更之權利,活動如因疫情、天災致延期、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將於本報名網頁另行公告。
  6. 本中心為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等業務,需蒐集報名者個人資料以便聯繫及通知,並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善盡隱私權保護責任與義務,承諾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盡力保護報名人員之個人資料及隱私。報名者所提供之姓名、e-mail、聯絡電話等個人資料,本館將妥善保管與維護,並僅限於活動相關之個人身份識別、統計及學習認證資料登錄目的之用。
  7.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與活動承辦人丁先生連絡 : 02-89787040 分機305,chuanyi@art.ntmofa.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