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主題從佛家「眾生有情」的概念出發,為觀眾設下一道饒富禪意的命題—「問世間,情不為何物?」。透過觀念轉化,抽象的「情」在此成為具有能動性的存在,穿梭在有機與無機世界之間,縫合歷史記憶與現實認知,從而織就一幅富含泛靈論色彩的宇宙圖景,以此作為復返臺灣主體性的行動方案。本論壇從當代技術生態的宇宙觀、情與物之間的辯證、身體檔案與生命政治等議題切入,期望從跨物種之間的共生關係、不同族群所共同面臨的歷史與社會情境,探問「眾生萬物皆有情」的當代新解。
本論壇邀請來自哲學與社會研究、視覺與表演藝術、人類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策展人及藝術家,針對展覽中所關注的技術哲學、身體實踐及多重宇宙觀等議題進行相關研究,衍生跨領域的對談與思辨。本論壇規劃「專題演講」及三場次的主題發表,「專題演講」邀請「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徐文瑞及張懿文闡述本次展覽之策展理念,從「情不為何物」出發,叩問在情與意識脫鉤的當代,如何重新回返情變成宇宙浩然流行的動力,並透過身體探究當代技術史演進、原民現身的歷史,與身份認同的種種複雜關係。第一場主題「當代藝術中的技術哲學」,從當代藝術中的技術哲學觀點,討論「藝術」與「技術」之間的概念與區分,爬梳藝術創作與多元技術之間的脈絡與互動關係。第二場主題「身體展演與跨物種對話」,透過當代藝術的身體實踐,探索生命與萬物存有的詮釋與哲思,並從藝術計畫的田野踏查中,重新發掘台島美學論述和多物種藝術的樣貌。第三場主題「原民現身與多重宇宙」則聚焦於藝術家如何從多元的技術思維另闢不同的途徑,展現對原民族群文化、泛靈信仰、土地記憶等議題的關照與省思,拓展對當代藝術的論述視野與未來想像。
議題:
本論壇規劃「專題演講」及三場次的主題發表:「當代藝術中的技術哲學」、「身體展演與跨物種對話」、「原民現身與多重宇宙」,相關內容如下:
「專題演講」
講者:徐文瑞(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張懿文(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專題演講邀請「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徐文瑞及張懿文主講,兩位策展人分別從講題「情為何物」、「身世間」的觀察視角闡釋展覽標題「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的策展理念,這個典故出自西元十二世紀詩人元好問的「雁丘詞」,其膾炙人口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詩句,在此轉變為否定問句,把兒女私情的一般意涵,打開為數位技術時代裡對「有情眾生」本性的追問。由徐文瑞所主講的「情為何物」叩問在情與意識脫鉤的當代,如何重新回返情變成宇宙浩然流行的動力,也就是如何去呼應「情」字在中文語境中的形上學意涵:情不為何物?何物不為情?技術物或數位物是否皆「有情」?而張懿文所探討的「身世間」則以「身」、「世間」、「身世間」三個面向切入,從身體出發,進一步探究當代技術史演進、原民現身的歷史,與身份認同之間的種種複雜關係。
第一場:「當代藝術中的技術哲學」
講者:李育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
陳瑞麟(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本場次邀請李育霖研究員及陳瑞麟教授主講,李育霖研究員以「美學物與技術物」為題,標誌出「美學物」(aesthetic object)與「技術物」(technical object)兩個主要概念,藉此討論當代藝術中的技術哲學相關問題。同時也探索當代藝術如何作為人類情感傳導的媒介,並重新連結人類與外在的環境整體。陳瑞麟教授則透過講題「藝術與技術:一個概念的區分」,從一個概念定義與區分的理論,探討「藝術」與「技術」的差異與關係,審視藝術本質上的問題意識。
第二場:「身體展演與跨物種對話」
講者:陳雅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理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謝一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本場次以「身體」及「物種」的概念為核心,邀請陳雅萍教授及謝一誼教授主講。陳雅萍教授以「分子式感知與「物化」展演:無垢的泛靈論身體劇場」為題,闡釋無垢舞蹈劇場將「緩」的身體表達作為肉身物質分子化的方法,呈現關於生命與萬物存有的詮釋與哲思,重新探索身體實踐與感知體驗的多重意義。謝一誼教授則提出「一千種離開人類中心的對策:多物種世界與媒介」,試圖從兩個自身參與的藝術計畫中,探問台島的美學理論以及台島宇宙政治(cosmopolitics)的多物種藝術樣貌,進而檢視人和非人、跨物種之間的連結和可能的共生樣態。
第三場:「原民現身與多重宇宙」
講者:林育世(樹德科技大學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專任助理教授)、
高俊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楊育傑(藝術家)
在全球化、經濟發展及殖民文化的影響下,原住民如何將流失的傳統文化重建、重組並持續再創造?藝術家面對複雜的歷史與多元族群,如何運用作品呈現原民現身的相關議題?本場次邀請林育世教授、高俊宏教授及藝術家楊育傑主講,聚焦藝術家以多重宇宙觀的開放視角,對族群歷史、文化、泛靈信仰、土地記憶等議題進行省思,拓展對當代藝術的論述視野與未來想像。
議程表
09:30~10:00
|
報到、領取資料
|
10:00~10:05
|
開幕致詞:汪佳政(國立臺灣美術館副館長)
|
10:05~10:55
|
專題演講
主持人:汪佳政(國立臺灣美術館副館長)
講題: 「情為何物?」
講者: 徐文瑞(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講題: 「身世間」
講者: 張懿文(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
10:55~12:20
|
第一場:當代藝術中的技術哲學
主持人:邱誌勇(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暨所長)
|
講題: 美學物與技術物
講者: 李育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
|
講題: 藝術與技術:一個概念的區分
講者: 陳瑞麟(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
12:20~13:30
|
午 休
|
13:30~14:55
|
第二場:身體展演與跨物種對話
主持人:張思菁(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副教授)
|
講題: 分子式感知與「物化」展演:無垢的泛靈論身體劇場
講者: 陳雅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理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
講題: 一千種離開人類中心的對策:多物種世界與媒介
講者: 謝一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14:55~15:05
|
休 息
|
15:05~16:45
|
第三場:原民現身與多重宇宙
主持人: 徐文瑞(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
講題: 從當代原住民藝術的考現學中尋找原住民當代藝術史方法
講者: 林育世(樹德科技大學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專任助理教授)
|
講題:「原民性」放在平埔創作處境中的弔詭
講者: 高俊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
講題: 被遺忘的埔姜葉
講者: 楊育傑(藝術家)
|
16:45~16:50
|
休 息
|
16:50~17:20
|
綜合討論
主持人:徐文瑞(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張懿文(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與會者:所有發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