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座談會
首頁 >活動明細

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座談會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期間 場地 名額
2022年11月5日
日曆圖案 2022/11/05 10:00 ~ 2022/11/05 17:00
2022/10/18 16:00
~ 2022/11/03 23:59
googleMap連結 演講廳Auditorium 150
2022年11月6日
日曆圖案 2022/11/06 10:00 ~ 2022/11/06 17:00
2022/10/18 16:00
~ 2022/11/03 23:59
googleMap連結 演講廳Auditorium 150

活動簡介

2022年11月5日(六)、11月6日(日)/國美館演講廳

活動內容介紹

「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以「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為主題,透過當代藝術延伸對於身體、現代治理、技術生態、數位性、原民性等面向的觀察與反思,並從中拓展四項子題:「現代技術的生態:畸零地作為隱喻」、「宇宙的再編織:當代原民現身」、「身體作為戰場:歷史的規訓」、「情為何物:泛靈論的復返」,藉此探討當代技術生態的宇宙觀、原民現身及身體實踐的生命政治。本展試圖從當代藝術的視角反映多元的技術觀點,討論技術與有情眾生之間的共構,以及人與非人、跨物種間的再定義,進而重新審視自我與社會、土地和宇宙萬物間的連結與互動關係。

為能深入瞭解藝術家的創作內涵與關注議題,規劃為期兩天的「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座談會」,本座談以展覽四項子題為結構分為五個場次,邀請參展藝術家以自身的創作經驗進行發表,並與策展人和專家學者交流對談,探討藝術家如何運用創作的不同形式以及多重開放的宇宙觀點,回應萬物有情的策展概念,展現多面向的創作思維與藝術視野。

議程表
2022年11月5日(週六)/ 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

09:30~10:00

 報到、領取資料

    10:00~10:05

 開幕致詞:
 廖仁義(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時間

議 程

    10:05~11:45

 第一場:「現代技術的生態:畸零地作為隱喻」
 主持人:徐文瑞(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張懿文(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藝術家:蔡國傑、邱建仁、周代焌、張嘉哲、劉守曜+在地實驗+身體氣象館

     11:45~13:15

                                                    午 休

     13:15~15:30

 第二場:「宇宙的再編織:當代原民現身」
 主持人:許瀞月(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授)
 藝術家:希巨‧蘇飛、陳建北、尤瑪‧達陸、梁廷毓、郭敬耘、陳彥斌、劉致宏、孫瑞鴻+陳武康

     15:40~17:30

 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導覽

 

 

2022年11月6日(週日)/ 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

   09:30~10:00

 報到、領取資料

         時間

                                                        議 程

   10:00~11:55

 第三場:「聲響/噪音」
 主持人:莊偉慈(策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
 藝術家:徐嘉駿、鄭道元、鄭琬蒨、劉芳一、DJ誠意重、洪梓倪

   11:55~13:00

午 休

   13:00~14:55

 第四場:「身體作為戰場:歷史的規訓」
 主持人:徐瑋瑩(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博雅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藝術家:蔡海如、董怡芬、葉名樺、何曉玫、蒂摩爾古薪舞集、徐容+娜塔莉亞.李維拉

   14:55~15:05

休 息

   15:05~17:00

 第五場:「情為何物:泛靈論的復返」
 主持人:徐文瑞(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張懿文(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藝術家:壞鞋子舞蹈劇場、許震唐、王秀茹、引爆火山工程、陳米靖

 

報名須知

國立臺灣美術館網站活動報名系統個資告知暨同意條款

當您登入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稱本館)網站進行活動報名時,您同意以下內容並於勾選同意後進行下一步。您瞭解:
1. 本館取得您的個人資料,在「個人資料保護法」與相關法令之規範下,蒐集、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2. 當您在本館網站上進行活動報名時,系統將會請您提供報名所需之必要個人資料(姓名、連絡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電話號碼、e-mail或居住地址)、或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識別您個人之資料);且將用於本館活動線上報名之身份確認、聯 繫、訊息通知及相關公告之用。
3. 若您所提供之個人資料,經檢舉或本館發現不足以確認您的身分真實性或其他個人資料冒用、盜用、資料不實等情形,本館有權暫時停止或終止提供對您的服務或您應享之權利。
4. 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就您的個人資料向本館 (1)請求查詢或閱覽、(2)製給複製本、(3)請求補充或更正、(4)請求停止蒐集、處理及利用或(5)請求刪除。但因本館執行職務所必需者,本館得拒絕之。
5. 您瞭解此一同意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規之要求,具有書面同意本館蒐集、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之效果。
2013.9.16

相關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