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因應本館【臺灣兒童藝術基地】正式啟動,落實基地建立【夥伴關係創造】理念而生的美術館教育服務計畫。
這是一場結合108課綱核心素養,為學童提供藝術見習的社會參與培力方案。
這是一系列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以美術館為場域,以藝術知能認知為架構,為學童開啟自主學習、善用工具、樂於與他人及環境互動,並引發其自我探索及發揮潛能認知的實務工作坊。
歡迎此時此刻正是國小4-6年級學童的你,加入【服務培力工作坊-引子計畫】行列。
*****************************************************************************************************
一、指導單位:文化部
二、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三、參加方式
- 對象:國小4-6年級學童。
- 人數:正取40人,備取10人,額滿為止。
- 報名費:每人酌收新台幣1000元整,於7/2(六)培訓日當天現場繳交,本費用不辦理退費事宜。
- 參加方式:即日起一律以網路報名,額滿為止。
四、時間及課程內容
(一)培訓項目與期程
- 專案課程:7/2(六)-7/3(日)、8/6(六)-8/7(日)、9/3(六)-9/4(日)
- 實務見習:10/1(六)-10/2(日)
- 成果發表:11/5(六)
- 服務實踐:111年12月-112年04月間,自選時段進行3場次(每場次1小時)服務實踐。
- 全程參加並完成3場(3小時)服務實踐者,本館頒發結業及美術館服務時數證明。
(二)課程內容
專案課程
|
日期
|
單元主題
|
導師群
|
7月2日
13:30-16:20
視覺素養
|
以視覺素養課程開啟親子解讀視覺資訊能力,從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視覺經驗,調度大家的視覺活動,藉以理解親子基礎能力和個人特徵。
|
盧崇真
許淑暖
|
7月3日
13:30-16:20
圖像思維
|
通過圖像思考來創造生活中各種資訊的乘載方式,並準備好使用圖像的熟悉度運用於後續課程,找到走近藝術作品的方法。
|
8月6日
13:30-16:20
美感鑑賞
|
透過藝術史脈絡中的經典案例及當代藝術的多元文化和社會包容議題案例,幫助親子建立美感鑑賞的光譜,打造多元化的美感鑑賞能力。
|
盧崇真
羅貫庭
|
8月7日
13:30-16:20
創作意識
|
通過創作課程幫助親子建立創作意識,建構創作經驗與創作意識勇於大膽詮釋作品與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對話。
|
9月3日
13:30-16:20
直擊幕後
|
美術館的策展原理,就是傳遞藝術之愛的重要作法。本案特別安排「直擊幕後」課程為親子提供進入美術館認同的鑰匙,為後續的教育活動設計和實踐課程,做好前置的準備。
|
盧崇真
江玫倫
|
9月4日
13:30-16:20
跨領域討論
|
透過家長各自的專業領域背景,以及「跨領域學習」課程設計的角度,在專家的主持和帶領下,為這場論壇整理清晰的思辨和論述,一起探尋多元的身份和認同的多重問點。
|
盧崇真
江玫倫
|
實務見習
|
日期
|
單元主題
|
導師群
|
10月1日
13:30-16:20
教育活動設計
|
將學員分組進行創新的教育活動構思、理念設計和執行方案。並演練教育活動的操作實行,學會預期和掌握觀眾的反應和互動關係。
|
盧崇真
江玫倫
許淑暖
羅貫庭
|
10月2日
13:30-16:20
現場實習
|
於展覽期間,參加相關館方設計之教育活動,並進行觀察與反思。
|
11月5日
13:30-16:20
成果發表
結業
|
邀請合作學校的師生家長親子夥伴,參與學員設計的教育活動。
會後學員與講師討論,整理自己從活動設計的構想到執行完成的心得。
|
盧崇真
江玫倫
許淑暖
羅貫庭
|
服務實踐
|
111年12月-112年04月
|
- 在【臺灣兒童藝術基地】裡自選時段進行3場次(每場次1小時)服務實踐。
- 全程參加並完成3場(3小時)服務實踐者,本館頒發結業及美術館服務時數證明。
|
五、注意事項:
- 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及文化部相關規範」,與會志工及親子請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報到時請配合量體溫、酒精消毒(乾洗手),並配合保持社交距離。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另行公告,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