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首頁 >電子報

親愛的好朋友:

關注白色恐佈與人權議題的你,有沒有發現近年來以女性議題為主的展覽和電影越來越受到矚目?不過,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探討中,以女性為主體的談論,過往相對缺乏?


7/26(日)!國家人權博物館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導覽辦公室隆重推出 【她們的年華正盛 系列講座】,感興趣的朋友,請把握機會迅速到線上報名!
 

更多訊息或有任何疑問,請加入FB「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導覽家族」粉絲頁,以掌握最新資訊,如有任何異動,皆以粉專公告為準。

講座場次

   
講 題|艾琳達與台灣民主化運動
時 間|2020年7月26日(日)14:00-16:00
主講人|人權工作者艾琳達女士
主持人|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李淑君老師
 

 
台灣的民主化歷史,充滿男性為理想衝鋒陷陣的慷慨就義,女性參與者經常以「女強人」或是「代夫出征」的兩極形象,若隱若現。作為一位美國人、女性,艾琳達在台灣的民主化運動裡,是一抹特殊的存在,但人們多半記得她與施明德的政治婚姻,而忽略了她用盡洪荒之力,在世界各國遊走,積極救援黨外運動的同志,且對美國支持獨裁政權的行為戮力批判。陳菊形容,「在台灣民主運動的過程中,因為艾琳達,才讓台灣民主運動不會陷入孤立無援,也是透過她,讓國際社會注意到台灣這樣一個小島。」
 
但在實踐理想之際,個人的生命掙扎更容易淹沒在歷史洪流中。有別於台灣傳統社會對女性的壓抑,艾琳達坦白面對自己在身體與情感的欲求,為成全美麗的人生探險所造成的遺憾。「當她打完光榮戰鬥,覺得此生無悔,還是覺得對不起這個曾經解救她、讓她依靠的(第一任)丈夫。」「沒盡到作母親的責任,在我獨子心中留下的傷疤,是我始料未及的。」政治婚姻帶來的矛盾與失落,「我以前交往的朋友,都認為我是施明德的籌碼、資源,」但是離婚後,卻覺得「失去原來在民主運動中的位置。」在學業上的堅持不輟,最終取得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長久以來覺得看不到我的學術前途、成就。」


這些複雜、流動、曖昧的生命歷程,或散落、或隱沒於黨外運動論述及革命神話中,本次講座,我們將重新看見艾琳達一生如何在體制內外穿梭,在與美國、台灣甚至世界的互動中,不斷檢視、校正自身的位置,而不改變初衷。

  
活動地點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遊客服務中心二樓會議室
 (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交通資訊及園區地圖請參考國家人權博物館官網「參觀資訊」。)
 
‍★招生對象‍★
  對白色恐怖女性受難者生命故事、社會運動人士及性別、人權議題有興趣的社會大眾,不限年齡。
 
報名方式
  採線上報名,即日起至2020年7月24日中午12點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