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導覽-造影:當代虛擬敘事 (第2場)
首頁 >活動明細

策展人導覽-造影:當代虛擬敘事 (第2場)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期間 場地 票數 講師
策展人導覽-3/18 2023/02/20 12:00
~ 2023/03/17 17:00
googleMap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2樓展間 30 王品驊 feat.參展藝術家嘉賓

活動簡介

展覽探究臺灣影像藝術的「創造性」意涵作為「造影」的核心題旨,以及探究自攝影術發明以來,藝術家如何以多種攝影、錄像、擴增實境、影像裝置等影像形式,反思影像本質、擴充影像藝術的在地語境,使創作成為體現「當代虛擬敘事」創作手法的具體參照

活動內容介紹

本展提出以「腦內影像」作為攝影、錄像等物質性影像的源頭。吾人內心中的記憶、回憶、夢境、靈光乍現、乃至於思想的過程,都常常以「腦內影像」的方式閃現於心靈空間。這些閃現的影像片段,往往成為吾人急欲捕捉、意圖透過語言敘說、視覺語彙敘事,想要表達的內容。

影像最初的「物質性」顯現,可說是從19世紀的攝影術開始,而電影的動態影像技術,也是在1895年跟著攝影術形成之初就被發明了。1920年代達達主義的前衛藝術階段,就以動態影像的實驗納入現代藝術的觀念性探討;於其時也是動畫開始發展的時代。戰後,1960年代以批判電視文化而出現的錄像藝術啟動,以及1980年代進入數位影像、數位繪圖、科技影像的新媒體藝術階段。

本展以「造影」作為展覽的主題,探討藝術家的創作如何藉由「虛擬敘事」來體現他們的「影像創造」,以及「影像創造」又如何體現了個體的存在實踐。也就是說「造影」想要討論的是在「看」的行為發生之前、以及「物質性影像」被生產之前的「潛在影像」或「腦內影像」等的可能性。本活動邀請策展人帶領走訪各展間的作品導賞,對本次參展作品深入淺出的介紹,帶領您了解展覽策畫的思考、各件作品之間相互的對話與連結。

 2023.3.18 (六) 14:00-15:30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導賞者/ 王品驊   「造影」策展人,藝術評論者,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藝術博士。現為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專任副教授,曾任藝術雜誌主編。

 神秘嘉賓  本場次將邀請到1位參展藝術家現身參與活動,歡迎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
線索1:在大學擔任教職。
線索2:緩慢移動的畫面。

報名資訊

  • 本活動採線上報名(每人可報名1-2位名額) / 現場直接參與
    *優先
    保留導覽子母機名額予本網頁成功報名者;活動開始時若未領取完畢,開放現場參與者借用。
    *借用導覽子母機請提供有相片之證件/ 500元
    押借,活動結束憑機返還。​
    *導覽子母機使用3.5mm接頭有線耳機,建議
    可自備個人耳機,現場亦有備品借用。
  • 活動開始前5分鐘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2樓展場入口集合

報名須知

1.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請依循「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相關防疫措施進館,感謝您的配合。
2.隨身行李、包包入場前請先至服務台寄放。
3.展館內禁止飲食與飲水。
4.活動進行中禁止錄音、錄影與線上直播,可拍照,請勿使用腳架、閃光燈。
5.本中心保有所有活動變更之權利,活動如因疫情、天災致延期、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將於本報名網頁另行公告。

本中心為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等業務,需蒐集報名者個人資料以便聯繫及通知,並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善盡隱私權保護責任與義務,承諾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盡力保護報名人員之個人資料及隱私。報名者所提供之姓名、e-mail、聯絡電話等個人資料,本館將妥善保管與維護,並僅限於活動相關之個人身份識別、統計及學習認證資料登錄目的之用。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與活動承辦人連絡

相關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