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當代虛擬敘事」展覽座談 III:「腦補」造影──當代影像生成的創造性
首頁 >活動明細

「造影:當代虛擬敘事」展覽座談 III:「腦補」造影──當代影像生成的創造性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期間 場地 票數 講師
3/5 「腦補」造影──當代影像生成的創造性 2023/02/17 12:00
~ 2023/03/03 12:00
googleMap連結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40 陶亞倫、林映彤、王品驊

活動簡介

展覽探究臺灣影像藝術的「創造性」意涵作為「造影」的核心題旨,以及探究自攝影術發明以來,藝術家如何以多種攝影、錄像、擴增實境、影像裝置等影像形式,反思影像本質、擴充影像藝術的在地語境,使創作成為體現「當代虛擬敘事」創作手法的具體參照

活動內容介紹

影像是隨處可見的媒介,更是當代人仰賴線上網際虛擬的資訊載體,透過視覺傳遞,使我們的大腦與世界產生連結,其中傳遞的重要途徑是「神經」,在精微的大腦、神經運作下,重組成為影像,另一方面,先於攝影、錄像、數位影像中的「腦內影像」,則創造了一個自我的內在世界。

藝術家透過藝術媒介讓觀者「腦補」自身經驗,體現了人們活著的主觀感受、情感、思想以及存在感,發展了與現實維持空隙的非現實性。本座談將邀請本展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心智哲學研究者,在當代影像創作中,論析視覺感知及內在顯影,兩者如何影響著我們的認知歷程與存在感?

 2023.3.5 (日) 14:00-16:00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1樓沙龍   免費報名參加  

 與談|陶亞倫  參展藝術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曾獲西班牙MADATAC馬德里當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大獎,主要專長為動力藝術、光藝術、互動藝術數位影像、虛擬實境藝術等。 

 與談|林映彤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德國古騰堡大學哲學博士。專長領域為心智哲學、意識研究、神經倫理學、AI 哲學。

 與談|王品驊   「造影」策展人,藝術評論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藝術博士,曾任藝術雜誌主編。

無法到場不錯過,同步線上轉播傳送門 >> Youtube線上直播

報名資訊

對象|喜愛攝影創作者、一般民眾,免費報名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1樓沙龍

  • 本活動採線上報名30名(每人可報名1-2位名額) ,現場報名5名。
  • 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報到入場及現場報名。

相關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