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靜自小熟讀詩詞,文學是靈魂的出口,就讀東吳大學中文系時,常常走路到故宮,飽覽字帖書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30歲完成單車環球,3年間遊歷五大洲三十餘國,眼界大開,回鄉後潛心創作,長期撰寫旅行見聞和藝文專欄。43歲時,從未畫過畫的她投入藝術,從陌生領域開始,很快發展出個人風格強烈的《海洋心象系列》,受到專業讚賞及市場肯定。她走過全世界的海,以海洋探討心靈圖象,拓墨加上撞墨撞彩、潑灑擦印和暈染技法,創造出斑斕深邃的宇宙,《水之交響曲》原創的金魚符號,象徵潛意識的無限。
從文學跨界藝術,江心靜不變的是對真理的詩意提問。這次展覽透過文本、水墨和裝置的沈浸式空間,虛擬山水,思索我與世界的關係。《道隱系列》是文人情懷的當代書寫,結合書寫性和多元技法,思索數位時代的創造性倫理,呈現人文傳統自我更新的生命力。《夜懸明鏡青天上》繪畫裝置透過李白的12個月探討液態社會的流動性,既有深厚內涵,又具有當代社會的輕盈感。
48歲負笈遊學,就讀「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當代水墨藝術研究院」和「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高研班,深入當代水墨和技術哲學,發展出《思網系列》,從個人生命史出發,關注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結合文本、水墨和裝置,開拓數位時代的沈思,冥想和感悟空間。《瀟湘水雲》原創的流淌性思網和暈染交錯運用,二維空間中,展現大氣、空靈與優雅的意境。
從《海洋心象系列》和《道隱系列》拓展到《思網系列》,江心靜的風格有了明顯轉變,從青澀奔放到屢獲好評,更能把思想透過有辨識度的繪畫語言表現出來,近三年在海內外連獲十個獎項,包括法國秋季沙龍、香港全球水墨畫大展、台北釜山國際美術交流展、台灣美術新貌獎、全國美術展等。
策展人謝其昌教授表示,「類・山水」的「類」是一種初衷,是本心,是本來面目。意指「誰」,「山水」透過自然審美經驗的創作,激發欣賞者找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江心靜是一個擁有多重才能的創作者,有別於一般水墨展,「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結合文本、水墨和裝置,真實呈現讓天賦自由的十年旅程,期望觀眾能夠聆聽自己內心聲音,找到內外合一的生命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