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木說心藝-黃文彬拼木藝術展」

活動簡介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於1月4日至1月28日,於該館第一、二展覽室舉辦「木說心藝-黃文彬拼木藝術展」,展出共83件作品、8個木馬、未完成品機密大公開及兒時記憶童玩區,邀請民眾細細體察美學生活之真善美。
活動內容介紹

黃文彬老師是鹿港人,父親在臺電擔任技工,母親為助理助產士,表舅公為鹿港神刀施禮。一位出身工人家庭的窮孩子,進入彰化高工木模科後如魚得水,性喜修復東西,雖家貧必須半工半讀,卻分毫不減對木工及修復的專注與熱愛。退伍後,分擔家計重擔,回校擔任技佐,繼續傳授木模工實作課程、傳習練車床機械及管理工廠,專注將專業課程的理論(Theorie)學科與工廠的實務(Praxis Arbeit)操作相結合。下班後仍在家中四坪大的天地,繼續鑽研木模技藝,連續十二年帶領國內選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囊括六面獎牌的佳績,實業、志業與事業相結合,終能執國內木模界牛耳。

2012年退休,他由工業人轉進工藝人與藝術人,善用木模中的製作技法拼木技術,以拼接的方式,由製圖開始,挑選各色木材,透過「裁切、拼接、黏合、壓製、打磨」,將技術應用到製作花瓶、茶具、珠寶盒等物。創作木模成為工藝與藝術之境界。17年的職人匠師精神,從「基礎拼木」,從做中學、處處學習、時時學習,靈感不斷從日常生活觀察而來。為求精進藝術,更向其表舅臺灣粧佛工藝大師施至輝拜師學藝,把拼接花瓶與漆線工藝結合。

   本次以「木說心藝-黃文彬拼木藝術展」為展出主題,展覽內容是述說木頭變身的故事與希望,有精緻花瓶、修復之傳統機械時鐘、大型木雕拼圖及漆線工藝、音樂機構珠寶盒與木藝體驗區,是一場「真、善、美、色、香、玩」俱全的藝術饗宴。展出精神也喚起國內木工車床界,能超越基礎工法與生活美學結合,讓溫暖的木頭說出心中的藝術,接軌國際永續概念。

黃文彬描述自己小時候的印象光景有三大塊令人深刻了解藝術家在年少時候的際遇,影響未來的藝術基因、藝術世界與創作主題。

 

場景一,鹿港神刀施禮之讚賞教育,移植了藝術基因。他說:

 

「小時候經常眼見爸爸在家動手釘東釘西,似乎影響我喜歡修改物件的習慣;父母皆為鹿港人,外婆家係屬雕刻世家,每次回外婆家都會跑到表舅公施禮工作室好奇圍觀,正當他在雕刻佛像,我曾經出其不意問他,玄天上帝的某根手指為什麼特別長。此刻空氣凝結,表舅公緩緩回頭面帶微笑,盛讚我這乳臭未乾的我具有過人眼力。被鹿港神刀施禮讚賞之下,深深埋下了藝術的種子。

 

場景二,Elsie 颱風的符碼,型塑「旋轉、移動、搖擺、翻轉」之藝術世界。他說:

養一家七口的工人家庭,父親是台電技工的,母親是助理助產士。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1969年Elsie 颱風過境,無情地將包圍於大樓中、一棟日式木造二層樓的家硬生生吹得半倒,在災損嚴重但又無錢修復的窘境下,急壞家中老小。此時年幼早熟的他二話不說,將辛苦攢下的3塊錢,加上祖母、母親各一元,湊足五元買了一張愛國奬劵,期待中奬的彩金可以解決家中燃眉之急。沒想到竟真的中了一萬元,剛好補足房屋修繕的金額。

場景三,以「木語意象」如影隨形,形構了工藝創作主題-【鐘聲平安】之鐘、【精瓶美】之瓶。

黃文彬的環境充滿了木的語言系統,如小時候日式木造二層樓、木模科學生與技佐工作,又姓名之中已註定充滿了「木」,「彬」是雙木之彡,而彡之意義依據《說文》之意義為「毛飾畫文」。以木頭描述了「鐘與瓶」,「鐘是理性的計時器,等待準時,瓶是感性的襯托器,等候鮮花」。以鐘為創作是修復機械與建構房子,以瓶為創作是以廢木組構,屬於非典型的瓶,因為典型的瓶之材質一般是以玻璃、陶瓷、石材、陶土等為器,以木為器實屬創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