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府城講壇:舞動文學聲影
首頁 >活動明細

2017府城講壇:舞動文學聲影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期間 場地 票數 講師
7/22 文學中的影像張力 2017/07/12 06:00
~ 2017/07/21 23:59
googleMap連結 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演講廳 300 鄭文堂
8/19 在小書店裡尋找電影的靈光 2017/08/09 06:00
~ 2017/08/18 23:59
googleMap連結 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演講廳 300 侯季然
9/23 臺日之間漂流的我家族-寫作與電影的距離 2017/09/13 06:00
~ 2017/09/22 23:59
googleMap連結 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演講廳 300 一青妙
10/21 在袒露、追究與對話中培力——從平路《袒露的心》到黃惠偵的《日常對話》 2017/10/11 06:00
~ 2017/10/20 23:59
googleMap連結 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演講廳 300 郭力昕
11/18 曾經繁花開遍─臺灣文學的影音印象 2017/11/08 06:00
~ 2017/11/17 23:59
googleMap連結 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演講廳 300 藍祖蔚
12/16 我們的黃金時代 2017/12/06 06:00
~ 2017/12/15 23:59
googleMap連結 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演講廳 300 袁瓊瓊

活動內容介紹

2017府城講壇:舞動文學聲影

國立臺灣文學館「府城講壇」自2010年創辦,於每個月特定週末午後,邀請文壇作家、藝文界知名人士蒞臨臺灣文學館開講,講題橫跨文學、戲劇、歌謠與人文藝術面向,多元的演說主題與堅強的講師陣容備受民眾喜愛與肯定。

2017年下半年「府城講壇」規劃六場次演講,講者包含導演、電影原著者、編劇、影評,深入探討文學與影像多面向議題,精彩可期!

場次

演講日期

講者

講題

開放網路報名

日期

(300張票)

*報名系統於當日上午6時起開放報名。

開放服務台索票日期

(40張票)

備註

1

7月22日

(六)

鄭文堂

文學中的影像張力

 7/12(三)~7/21(五)

7/20(四)~7/21(五)

本場次因故改期至7/22辦理

2

8月19日

(六)

侯季然

在小書店裡尋找電影的靈光

8/9(三)~8/18(五)

8/17(四)~8/18(五)

 

3

9月23日

(六)

一青 妙

臺日之間漂流的我家族-寫作與電影的距離

9/13(三)~9/22(五)

9/21(四)~9/22(五)

 

4

10月21日

(六)

郭力昕

在袒露、追究與對話中培力——從平路《袒露的心》到黃惠偵的《日常對話》

 10/11(三)~10/20(五)

10/19(四)~10/20(五)

*本場次另辦理紀錄片《日常對話》(黃惠偵導演)影片播映活動:
<活動時間>
10月21日(六)上午10點30分至12點
(片長88分鐘)

<活動地點>
台灣文學館1樓演講廳(名額共350位)

活動詳情:請按此

5

11月18日

(六)

藍祖蔚

曾經繁花開遍─臺灣文學的影音印象

11/8(三)~11/17(五)

11/16(四)~11/17(五)

 

6

12月16日

(六)

袁瓊瓊

我們的黃金時代

12/6(三)~12/15(五)

  12/14(四)~12/15(五)

 

講座時間:演講當日14:30~17:00

講座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演講廳(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一號)

報名方式:本活動需事先網路報名索票,免費入場

◆本活動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教師研習時數3小時

◆文化部藝文平台:http://event.culture.tw/NMTL (上午6:00起開放報名)

台灣文學館線上文學影音:府城講壇http://imedia.culture.tw/channel/nmtl/zh_tw/media_type/1/1/?category=487

 


◆ 講師簡介 ◆

7/15(六) ‣ 鄭文堂

宜蘭人,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曾任職於傳播公司,1984年加入「綠色小組」,拍攝社運紀錄片。1996年在投身社會運動多年後,鄭文堂開始專注於編導創作,完成了劇本「詩人與阿德」(後改編為電影《超級公民》,萬仁導),並參與《藍月》等片的製片工作。藉由公共電視的資金,鄭文堂陸續拍攝了「蘭陽溪少年」、「濁水溪的契約」、「浮華淡水」等「河川三部曲」,並在短片輔導金的補助下,完成了《明信片》、《夢幻部落》、《風中的小米田》等16毫米短片作品,其中《夢幻部落》曾獲得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及第39屆金馬獎年度臺灣最佳電影獎。2010年 《眼淚》獲得臺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16年《燦爛時光》獲得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

2010年8月接任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局長,並於2013年3月31日離開宜蘭縣政府、重回影視圈。

 

8/19(六)‣ 侯季然

政大廣電研究所畢業。電影編導、作家。2006年以散文〈37路開往童年〉奪得首屆臺北旅行文學獎首獎,2012年出版散文集《太少的備忘錄》。電影作品有《我的747》、《有一天》、《該死的茱麗葉》、《小夜曲》、《南方小羊牧場》等。首部個人影像作品《星塵15749001》獲臺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南方小羊牧場》獲臺北市電影委員會首屆電影劇本競賽金獎,以及加拿大蒙特婁奇幻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

2015年以短片《顫慄》獲臺灣國際酷兒影展首獎;同年,憑藉記錄臺灣獨立書店的40集短篇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獲選「2015年度中國微電影導演30人」,並獲2015關島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短片評審團大獎」。2016年,完成以1970年代臺灣民歌運動為主題的紀錄片《四十年》,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競賽單元。

 

9/23(六)‣ 一青 妙

女演員、牙醫、作家。1970年生於臺灣臺北市,其父顏惠民,出身基隆顏家,經營基隆九份金礦。其母一青和枝,日本石川縣人。幼年長於臺灣,11歲起隨父母至日本定居。在其父親過世後,與其妹一青窈改從母姓。著書有《我的箱子》(2012年)、《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2014年)、《我的臺南:一青妙的府城紀行》(2015年)、《溫暖的記憶,從這裡出發:一青妙的臺灣東海岸》(2017年)。2015年9月16日獲臺南市長賴清德親自頒發親善大使聘書,為臺南市第一位親善大使。

2016年,《我的箱子》、《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改編為電影《媽媽,晚餐吃什麼?》,主題曲「空音」由其妹一青窈主唱。

 

10/21(六)‣ 郭力昕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媒體與傳播系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曾任《人間》雜誌圖片主編、《中時晚報》專欄作者,以及年度新聞攝影獎、紀錄片競賽、國藝會「視聽媒體藝術類」與「國家文藝獎」(電影類)、華語電影「金馬獎」、「臺北電影獎」、香港「華語紀錄片節」、北京「宋庄獨立影像展」等各類評審委員,並自2003年起擔任「臺北電影節」諮詢委員迄今。

著作包括《電視批評與媒體觀察》、《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再寫攝影》等。近年的評論與研究工作,集中於攝影和紀錄片的文化研究。

 

11/18(六)‣ 藍祖蔚

著名影評人,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聯合報記者、TVBS娛樂新聞製作人、中影公司製片部經理、TVBS、超視和東森電視製作人、新聞部副理、公共電視「電影音樂精靈」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臺北愛樂電臺「電影最前線」節目主持人、臺北電影節、金鐘獎評審、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評審等。曾獲2004年廣播金鐘獎最佳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

現職為《自由時報》副總編輯、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藍色電影院」節目主持人。著有《與電影握手: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王童七日談》、《聲與影:20位作曲家談華語電影音樂創作》等書。

 

12/16(六)‣ 袁瓊瓊

身兼作家與電視編劇,祖籍四川眉山人,1950生於臺灣新竹,臺南商職畢業。1982年赴美參加愛荷華國際寫作班研究。起初以筆名朱陵寫作新詩,繼以散文和小說知名。曾多次獲聯合報小說獎、散文獎及時報文學獎等。作品主題多環繞都會男女情愛,著有《春水船》、《自己的天空》、《隨意》、《滄桑》、《鍾愛》、《兩個人的事》、《袁瓊瓊極短篇》、《蘋果會微笑》、《情愛風塵》、《恐怖時代》以及長篇小說《今生緣》等等。並長期參與電視及電影劇本寫作,較著者如《大城小調》、《紅男綠女》、《家和萬事興》等等,皆膾炙人口。

報名須知

〈說明1〉

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利用同意書

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並保障當事人之權利,謹依法告知下列事項,請您詳閱。

一、蒐集個人資料之目的

本館為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等相關業務,需蒐集活動報名者資料以便聯繫與通知。

二、蒐集個人資料之類別

姓名、身分證字號、電子信箱、聯絡電話/行動電話。

三、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與方式

期間:活動報名日起至活動結束後3個月內。

地區:中華民國境內。

對象:由本館自行利用。

方式:本館將透過數位檔案形式蒐集、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四、個人資料之提供

您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相關個人資料,惟若拒絕提供個人資料,本館將無法提供相關服務。依各項服務需求提供您本人正確、最新及完整的個人資料,若您的個人資料有任何異動,請主動向本館申請更正。若您提供錯誤、過時、不完整或具誤導性的資料,而損及您的相關權益,本館將不負相關賠償責任。填寫內容如有不雅,違反社會善良風俗,本館有權不予刊登或將您本人列入拒絕往來用戶名單。

五、個人資料之保密

本館將善盡個人資料保護之責,非經您本人同意不會自行修改、刪除或提供任何(或部份)個人資料及檔案。如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所致者,致您的個人資料被竊取、洩漏、竄改、遭其他侵害者,本館將於查明後以電話、電子郵件或網站公告等方法,擇適當方式通知您。

六、當事人就個人資料得行使之權利

您可依個資法第三條規定,就本館保有您的個人資料行使以下權利:

請求查詢或閱覽。

請求製給複製本。

請求補充或更正。

請求停止蒐集、處理、利用或請求刪除,惟因本館執行業務所必須者,本館得不依請求為之。

若您欲執行上述權利,或有任何建議指教,請與本館連繫,電子郵件:service@nmtl.edu.tw。

國立臺灣文學館 敬啟

〈說明2〉

█ 本活動需事先索票(免費)。

█ 持票者於活動當日14:10-14:30入場,活動開始後不開放入場。

█ 單場全程參加(含會後問答)核予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教師研習時數3小時(由本館於活動舉辦後兩週內完成登錄)。
請在線上報名時務必勾選是否使用公務人員認證時數/教師在職進修時數
現場(含候補)領票者請於當日演講結束後至演講廳外服務台登記,逾期恕不補登。

█ 全程參加者可獲得集點1枚,集滿「4枚」可獲本館精美紀念品一份。
(一人限領一份,請勿代領。兌換時間:12/16 當天活動全程結束後 /於1F演講廳外服務台洽領)

█ 完成網路報名者,有3種領票方式:

 領票方式1:本館大門口服務台
  最晚於活動前1天,憑「身份證末4碼」換取入場券(系統驗證用)。超時未領取者,僅供「方式3」領取。
(領票時間:平日週二~週五9:00~18:00)
  例:7/15(六)場次。領票時間:7/5 週二~週五9001800

 領票方式2:郵寄領票
備妥掛號回郵信封、「報名者姓名電話」與「身份證末4碼」,寄至:700 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國立臺灣文學館
展示教育組收(需註明:索取府城講壇第OO場次票券)本館收到2日內將寄出票券,請您預估郵寄來回的工作時程。

領票方式3:演講當日活動現場領票
演講當日13:00~14:00(1F演講廳外服務台),提供姓名及「身份證末4碼」換取入場券。超時未領取者視同放棄,票券立即釋出供現場候補者索取。

█「已網路報名者」未於指定時間內領票、與「已領票者」未於指定時間內入場,恕不代為保留座位。

█ 如有疑問,歡迎來電洽詢:06-2217201

因本活動迴響熱烈,為了讓更多民眾有機會參與,若您已領取票券但沒出席,累計次數達2次以上,經發現後謝絕再次索票。造成您的不便,請多包涵。

活動相關連結

附件下載

附件下載名稱 附件下載說明
索票報名方式說明手冊 索票報名操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