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御史大夫府中多種植柏樹,故稱御史臺為「柏臺」,今沿用作為監察院之代稱。此次監察院為「第31屆澳紐及太平洋地區監察使(APOR)年會暨人權工作國際研討會」活動,邀請本館共同辦理「柏臺墨緣─于右任・劉延濤 書畫精選展」,讓國際來訪友人可以感受到漢字書法與水墨繪畫的魅力。
于右任(1879-1964)擔任監察院院長歷時悠久,主持風憲三十餘年,確立現代監察制度,有「監察之父」之稱。他與本館的緣分亦深,早自民國44年創館之初便鼎力贊助支持。之後特意揮毫所書〈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記〉八聯屏,更為本館重要典藏。劉延濤(1908-1998) 是一位融詩、書、畫於一身的前輩名家,曾跟隨于右任編修「標準草書」,透徹分析歷代草書名家的筆勢章法;其水墨受石濤、八大山人影響最深,而後自闢蹊徑。于、劉兩人有著深厚情誼,並長期任職於監察院,此次展出,體現兩位先生的人文情懷與書畫藝術內涵。
本館於整建期間,秉持「修館不休館・服務不打烊」精神,持續規劃辦理各項展覽活動。本次展覽因應展示空間之條件,規劃一精緻微型展,特精選本館館藏于右任書法7組件及劉彬彬女士珍藏書畫2組件,計9組件共同展出,輔以漢字及書畫發展的演變介紹,不僅藉此發揚筆墨線條美學,同時深化延續于右任、劉延濤及監察院、史博館之間的筆墨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