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稱史博館)自2018年7月正式啟動整建升級計畫以來,秉持「修館不休館‧服務不打烊」的理念,持續為各地民眾獻上豐富的藝文饗宴。為落實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史博館與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以下稱陶博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共同辦理「窯火相傳—臺灣陶藝雙年展源流」特展,精選史博館與陶博館典藏1986年至2018年間,歷屆臺灣陶藝雙年展獲獎作品、評審作品及邀請作品,帶領觀眾回顧臺灣陶藝雙年展的發展脈絡。
「臺灣陶藝雙年展」是藝文界共有的珍貴記憶,也是海內外好手爭相競逐的國際性陶藝賽事。1986年,史博館首次舉辦陶藝雙年展,是臺灣第一個專門以陶藝創作為主的競賽展。1986年至1998年之間,史博館共舉辦7屆「中華民國陶藝雙年展」,引發國人高度重視及迴響。2000年,史博館首次舉辦「中華民國國際陶藝雙年展」,廣邀各國陶藝家來臺交流,成為臺灣現代陶藝與國際接軌的轉捩點。2004年陶博館辦理第一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向全球徵件,開啟臺灣陶藝與國際對話的篇章;到2018年止,共辦理7屆國際陶藝雙年展,明年即將邁入第8屆。30多年來,史博館與陶博館共連續辦理了15屆的「臺灣陶藝雙年展」,見證了臺灣陶藝成長的歷程。「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逐漸成長,成為與「義大利法恩札國際陶藝雙年展」、「日本美濃國際陶藝三年展」及「韓國京畿道國際陶瓷雙年展」,並列的全球四大陶藝國際競賽之一。
臺灣陶藝除原有的陶瓷藝術傳統,也深受日本及歐美現代陶藝的創作表現影響,陶藝家透過作品與世界對話,富含人文精神與社會關懷。史博館、陶博館及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期望透過本展,邀請各位觀眾與我們一起感受臺灣陶藝的人文底蘊與藝術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