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美術館舉辦「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精選出廟宇工藝中具有藝術性代表的精品,搭配與宮廟信仰相關元素之現代藝術作品,透過兩者相對照的過程,觀看現今的藝術創作是如何以傳統民俗信仰及其衍生出的工藝美術中汲取養分,再度轉化為創作者個人的創作能量。並且將館址方圓數里外之臺南市中西區,全區富含歷史意義的廟宇,如:臺南首廟天壇、大天后宮、城隍廟等諸廟宇的傳統美術工藝發展的演變,也作為本展研究基調。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作為人群聚集之地的宮廟除了推動城市的發展外,其中所蘊藏的美術工藝更是提升了臺南府城地區的藝術發展及美學陶養。著名宗教史學者康豹 (Paul R. Katz)曾指出:地方宮廟不只是「反映」臺灣開發史,這些寺廟的建立與重修也是一個地區開發史中的核心部分,甚至這些寺廟還能夠帶動地方上的社會經濟發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11件典藏品參與展出,包括:廖修平及林智信版畫作品各4件、國畫類有袁金塔作品2件及陳銘顯作品1件。其中,廖修平在發展個人風格的同時,極力探索臺灣地方特色,經常援引臺灣廟宇用色以及題材;林智信作品題材也多來自傳統民俗風情或臺灣農村景象;另外,袁金塔2件關於描繪宮廟慶典的作品,以寫生紀實方式記錄儀式的熱鬧氛圍。陳銘顯作品中除了熟悉的祈福景象,還刻劃出廟宇建築與神祇的雄偉樣貌。期待這些與民俗信仰文化、祭儀詮釋、場域表現等相關主題面向的展品,能引領觀眾了解傳統宮廟文化藝術的發展脈絡。
展覽名稱:《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
展覽地點:臺南市美術館一、二館
(70049 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7號一館及70041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二館)
展覽日期:109年7月23日〜110年2月28日
開放時間:10:00〜18:00(週一公休、國定例假日若適逢星期一,仍為休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