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首頁 >電子報
文化部電子報

 

 
 

  北辰電子報第83期

 
編者的話

文/王淑華 研究發展組

   每逢喜慶、農曆佳節,處處高掛一串串紅燈籠,傳遞溫暖喜氣;夜市 老街,華燈初上,一盞盞書寫美食佳餚的燈籠招牌,吸引饕客目光。即 便照明功能已被電燈取代,燈籠,卻也成為了華人特有的民間藝術,時 至今日,仍舊有人願意點燃藝術的薪火,點亮那一盞盞燈。本館從2月6 日起以「燈籠」為主題的新年特展,邀請到多位燈籠藝師與藝術團隊共 襄盛舉,歡迎大家前來與光纖藝術裝置互動、認識各種傳統燈籠、世界 各國燈節習俗,還有每日限量燈謎獎品可以拿!讓您參加過年燈節不必 在戶外受凍,快來感受不一樣的熱鬧燈節!

  本期《黃金人物誌》為大家介紹北埔攝影名家鄧南光的祖母鄧登妹, 鄧登妹夫妻在北埔街上開了間雜貨店「榮和號」,是當時北埔大隘中心 ,也是內山山產資源的集散地,資質聰穎、手腕靈活的鄧登妹,是店內 生意日漸興隆的主力,而「榮和號」致富的另一重要財源是販賣鴉片, 筆者藉由一個鴉片鍋把整個清末和日本時代的鴉片販賣,與近代北 埔與內山交易的歷史串了起來。

  2014年的暑假,剛完成高職學業,進而邁向嚮往已久的大學生活的 羅珮欣,暑假過了一半時得知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在招募臺灣故事島的 志工,在參與研習營、實際錄製之後一頭栽了進去,只要一有錄製故事 的機會,就會抓住不放,也從錄製多人的故事分享中,發現正面的 能量與前進的動力,羅珮欣個人的精彩故事蒐錄在本期電子報。

  其他更多精彩報導都在本期電子報。


本期焦點                      
 

 

點亮藝盞燈-用不一樣的燈節迎接嶄新一年

展覽日期:104年2月6日 至 3月9日 (2月18日至2月23日春節休館)

展覽地點:本館美藝堂

文 / 黃秋萍 推廣輔導組

搶先迎接新年燈節 

  每逢喜慶、農曆佳節,處處高掛一串串紅燈籠,傳遞溫暖喜氣;夜市老街,華燈初上,一盞盞書寫美食佳餚的燈籠招牌,吸引饕客目光。即便照明功能已被電燈取代,燈籠,卻也成為了華人特有的民間藝術,時至今日,仍舊有人願意點燃藝術的薪火,點亮那一盞盞燈。

 

  今年本館以「燈籠」為主題的新年特展,以古老精緻的工藝延續熱鬧的年節傳統,以新一代的創意與活力推展新興的科技藝術,邀請到多位燈籠藝師與藝術團隊共襄盛舉,無論是傳統花燈、手繪燈籠、剪紙花燈,或是創意環保燈籠、光影藝術裝置……等玲瑯滿目,盡收眼底。展覽自2月6日起至3月9日止,歡迎大家來賞燈、與光纖藝術裝置互動、認識各種傳統燈籠、世界各國燈節習俗,還有每日限量燈謎獎品可以拿!讓您參加過年燈節不必在戶外受凍,快來感受不一樣的熱鬧燈節!

燈籠大師高手雲集

  國寶級花燈藝師蕭在淦老師,出生新竹,自幼即喜好手工藝,無師自通創作多年,鑽研花燈藝術超過一甲子,連年為臺灣傳統燈會操刀,已是聞名國際的燈籠工藝大師。此次展出帶來多座金光祥瑞、工法繁複的祥龍、飛魚花燈。

 

         蕭在淦老師         邱創定老師

  擅長剪紙藝術的邱創定老師,從小跟隨父親學習燈籠、捏麵、神像雕刻,經商退休後於基隆創立民俗手工藝教室,繼承父親衣缽,傳承傳統文化,更自創一體成形的複摺剪法,吉祥話文字在老師巧手之下躍然紙上,使花燈添加新意。

  來自苗栗竹南的張益銘老師,專注於命理服務、篆刻、書畫創作,更以推廣金銀紙藝術為志業,潛心研究民間版畫,亦鍾情於竹燈籠的製作,從剖竹、編製到彩繪,全不假他人之手,此次展出多對親手繪製的傳統彩繪燈籠,令人大飽眼福。

        張益銘老師         林朝欽老師

  遠從宜蘭而來的創意燈籠工藝家林朝欽老師,公務員退休後製作燈籠自娛,便一頭栽進環保創意燈籠的世界,甚至發明了專利接環,使傳統燈籠賦予新生命,將燈籠轉換為花器、盆栽、燈罩……等多種用途,令人嘆為觀止。

 

  由賴雯淑教授領軍的交大跨領域藝術團隊,運用科技藝術結合掛球、薄紗等複合媒材,製造出光影交錯的幻象迷宮,為展場增添趣味與互動性,邀請觀眾提前感受春天的青春洋溢,貼近藝術裝置體會春光搖曳的氛圍。

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藝術團隊,〈青搖‧春曳〉  

 

好康活動精采可期

   除了靜態展示外,舉辦3場燈籠DIY課程,無論是充滿童趣的「小鴨花燈」;運用拼貼與剪紙技巧的「幾何造型燈籠」;或是與傳統金紙藝術結合,喜氣洋洋的「版印年畫紙燈籠」,各異其趣!今年元宵節,就提自己親手做的燈籠吧!  

  另外,本館邀請50位大朋友小朋友於2月7日開幕式現場免費彩繪燈籠,並於2月8日發放限量羊年版畫、新春春聯各100……等豐富系列活動,快快樓上揪樓下、爸媽牽囝仔,一起來美學館動手玩創意,提燈鬧元宵!即日起請儘速上本館網站報名,詳細活動資訊請洽本館官方網站(http://www.nhclac.gov.tw/)03-5263176分機 201黃小姐

 

                


   你訴說,我傾聽並記錄

     2014年的暑假,我第一次接觸並且做了之後會覺得引以為傲的事。

文/羅珮欣 讀者

  這一年我剛完成高職學業,進而邁向嚮往已久的大學生活。高職畢業前,我對這次的暑假充滿了期待,計畫了很多,但當暑假真正來臨時,我卻和其他一般年輕人一樣,整天手機愛不釋手、電腦永不離線。家人們很替我擔心,但當時的我很理直氣壯的說,這是我脫離大考之後夢寐以求的時光,不要阻擋我。一個月過去,每天的行程是漫無目的摸著手機、滑著手機,漸漸地我也就疲乏了,「無聊」、「空虛」兩個詞終於出現在我的腦中了,原來無所事事是件多麼痛苦的事。恰巧在暑假過了一半時我得知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在招募臺灣故事島的志工,那時候沒想很多,就只是想找個事來填補空虛的生活,於是毅然決然的與主辦單位約了時間進行了面試、參與研習營、實際錄製,沒想到我一頭栽了進去。

  我現在就讀的是台中科技大學的休閒事業經營系,我的受訪人很驚訝,還以為我是媒體傳播之類的系所。雖然我不是媒體傳播相關科系,但基本的剪輯能力我在高職求學階段學得一些,好歹我也是資料處理科的學生。至於我能力欠缺的地方應該就是拍攝技巧沒那麼好,還沒開始要進行拍攝製作影片的時候我心裡很擔心,幸好美學館宜琦姐姐和淑碧姐姐幫我安排了兩天一夜的培訓課程,學習如何穩定的手拿相機拍攝,背景及角度的選定等等外,還有訪問前、中、後各個需要的技巧和資深新聞人的經驗分享。例如當受訪者離題時要如何再次導入正題?如何將問題問入受訪者的心坎?這些的訓練跟學習讓我事後的作業得以泰然自若。我沒有專業的攝影器材,使用的是大部分現代人漸漸遺棄的傻瓜相機。這幾個月我只要有機會出門,基本配備不是一般青少女的口紅、粉餅、梳子鏡子,我有一個自稱「工作包」的手提袋,內容物是幾個伴手禮、數張授權書、一張展示用DVD、數張宣傳DM、筆、筆記本、傻瓜相機及一個很少派上用場的小型三腳架(因為人體支架機動性高),只要一有錄製故事的機會,我就會抓住不放。有一次到台東看了一場棒球比賽,因為有共同支持球隊的球迷,賽後在我下榻的飯店相遇,聊到他們為什麼那麼支持那位球員?是甚麼機會?他們很興奮和我侃侃而談,跟他們提起台灣故事島,便讓我把他們的陳述錄了起來。這讓我了解到,故事就在我們心中,隨時隨地都是機會,一點都不難。

 

   大學一年級新生的我,除了努力適應大學生活之餘,對於自己就讀的科系在未來的相關行業一知半解,心裡充滿著期待卻有些迷網,很幸運的是,在我持續錄製台灣故事獲得一些收穫,在這些受訪者當中,有三個是領隊導遊,一個從事休閒農場,他們和我分享了他們從事休閒產業的心路歷程及經驗分享,並且給我很多鼓勵與支持。領隊導遊的大哥大姊跟我說,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外國語言學好,英文能力是基本的,如果還有餘力,要多多培養第三、第四語言。從事休閒農場的大姊在我拍攝完後馬上給了我邀約,希望我能夠在寒、暑假時前往打工換宿或實習,更歡迎我畢業後加入他們的工作團隊。這些正面的能量與往前的動力,都是當初意想不到的。

 

  剛開始著手錄製故事時,我的首選是我的奶奶,奶奶是位說故事高手,她的故事讓我很著迷,但是當我快門按下,奶奶便顯得的閉塞,我的引導完全起不了作用,後來只有錄音為自己蒐藏。當我受到挫折時,家人立刻伸出援手,首先是媽媽主動向我說她願意當我的第一個受訪人,我很感謝她,因為萬事起頭難,媽媽為我擔下了最難的「起頭」,而後來爸爸、阿公、外公、阿姨們也都很支持我。他們所講的人生經歷,都是我未曾聽過的,錄下了他們親口說的故事,這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藉著臺灣故事島,藉著擔任志工,得到的不是只有一個紀錄檔案,而是分享、是傳承,讓生活在台灣的這一代、下一代的人們,了解過去在臺灣島上生活的前輩們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台灣是個故事島,臺灣故事島你訴說,我傾聽。

   參加口述歷史研習營,種種的訓練跟學習讓我事後的作業得以泰然自若。

 


          

  


2015傾聽比亞外之聲「慶」迎新之感動

     文/阿韻‧尤命

    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泰雅小部落「比亞外」,因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新竹大遠百的邀請,讓我們在2015年1月1日有個非常不一樣但深具意義的跨年方式。

 

      整場以音樂會的方式來呈現部落的風華算是頭一次,但看得出部落每一個人都期待「城市獵人」的新體驗。當天接送的遊覽車司機也是第一次踏上比亞外部落,他讚嘆的說:哇!你們的部落好乾淨、好美麗。就這樣一路上滿滿的歡樂,心中也默默的祈禱,願神賜福我們,賜給我們剛強壯膽的心,使我們在今天能夠勇敢自信的分享我們泰雅原住民獨特的文化音樂,我們也當繼續傳揚,藉著這個舞台讓我們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有更深的體悟。

 

      時間來到下午2點,新年音樂會正式展開,內心卻好想唱「好大的風」、「大約在冬季」,因為我們想像中的城市應該會比部落溫暖些,但當天冷到爆,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所謂的風城,但這卻澆不熄我們內心的熱情。無論從主持人、婆婆媽媽文化樂舞到部落的青年熱舞,無不竭盡所能的展現自己,站在台上讓我格外感動。此時我們將部落所創作的二張CD,猶如新歌發表會般的與來來往往的朋友分享我們創作的感動。另外,最感到窩心的是部落的好朋友吳美貌老師及來自新竹田埔的族人,總是默默的陪伴部落成長,用實際行動表達他們對部落族人的愛。

 

      再次感謝國立新竹生美學館與新竹大遠百,和一直努力在背後奔波完成所有行政的愛心天使蘿拉,今天「比亞外」之所以有不一樣的跨年活動,是你們讓族人有這麼大的突破且是印象深刻的一天。2015年的今天,甚或未來,比亞外部落的族人將持續帶著認真的態度、謙卑的生命迎向未來。我們也期許,希望還有機會再度分享更不一樣的「比亞外」

比亞外帶來泰雅原住民獨特的文化音樂與民眾同歡樂。    來自比亞外的天籟之音。

   鄧南光祖母的鴉片鍋

    文/古少騏 文史工作者

  北埔攝影名家鄧南光,在日本時代到日本念高中、大學,課餘學習攝影,購買價值等同一棟台北商業區樓房的徠卡相機,回台後又在台北最繁華的榮町(今博愛區衡陽路一帶)開設資金雄厚攝影器材店呢,非常人所及,這一切要從他的祖父母說起……。

 

     鄧南光的祖父姜滿堂,是開拓北埔大隘地區首墾戶姜秀鑾的侄孫,十八歲從芎林來到北埔時,因為親族關係漸遠且淡薄,一開始未受到姜家的很大照顧,民間傳說他當時幫人放牛、當屠夫,睡在市場裡。而鄧南光的祖母鄧登妹,跟著父母親從大陸廣東遷來北埔,鄧登妹的父親鄧吉星是個秀才,據說為了避太平天國之亂逃來台灣,他們落腳在舊市場對面的的鄧姓同族家中,教書維生。鄧吉星膝下無子,為求傳遞香火遂招贅孤家寡人的姜滿堂。

 

     鄧登妹與姜滿堂的婚姻,說招贅不完全正確,他們說好第一個男孩回歸母姓,傳承鄧家香火,後面出生的孩子才姓姜,這在客家叫做「半招嫁」,或稱「抽豬母稅」,他們的長子鄧瑞坤承接母姓,鄧瑞坤生有四子,鄧南光(原名鄧騰煇)排行第三。

 

   那麼,這對年輕夫妻是如何發跡的呢?

 

   姜滿堂和鄧登妹在光緒6年結婚,在老一輩村民的口述中,鄧吉星拿出一筆錢,讓這對夫妻在北埔街上開了一間雜貨店「榮和號」,當時北埔是大隘中心,也是內山山產資源的集散地,鄧登妹資質聰穎,手腕靈活,企圖心強烈,加上讀書識字,精通算計,使得店內生意日漸興隆,而姜滿堂則以流利的口才負責對外買辦和人際周旋。他們的商號主要經營山產收購、日用批發。耆老陳嘉康老師提供一句當時北埔老諺語:「頭換番、二打鐵」,當時原住民以物易物的習慣仍極為盛行,因此漢人跟原住民換東西叫做「換番」,頭換番意指跟番人換物是最容易賺錢的。由於原住民與漢人價值觀差異大,有時候用低廉的酒,就可以跟番人換一整布袋的藥草,這些藥草若脫手得當,可以獲得非常驚人的利潤。「二打鐵」是指以前農墾時代需要非常多各式農具,因此打鐵也是相當賺錢行業,但終歸還是比不上第一名最好賺的「換番」。

 

   各種野生獵物、草藥、香菇、靈芝、木耳等都是漢人市場最受歡迎的換番項目,掌店的鄧登妹特別注意用心經營收買。來自南坑、內外坪、五指山等各色山產藥材,原住民會扛下山來賣,不用親自入山收購,轉手可以賣到新竹,較遠可以賣到艋舺。鄧登妹善待山裡來的隘勇、原住民,賣鹹魚的時候,總多抓很多鹽巴送給原住民,店裡還讓隘勇、原住民留宿、賒帳兼放款,使得這些顧客喜歡來這裡交易。

 

    除了經營山產日用百貨,榮和號也賣豬肉、豆腐等生鮮品,鄧登妹更親自做綠豆餅之類的糕點販售,她勤於任事,據說連生產後的月子都沒做完就起來看店做生意。每逢廟口大戲上演,她的店就不打烊的直至看戲的人潮散場。以前慈天宮廟口的大戲,一年除了固定於正月、七月半、十月半上演外,還有其它上演機會,每逢戲班演出,戲臺下觀眾一定人滿為患,榮和號店面就在戲棚正旁邊,佔盡地利之便,生意興隆、財源滾進自不在話下。而姜滿堂每天一大早不到三點,天還沒亮,就帶著幾名挑夫,挑著前一天準備好的山產雜貨,從北埔經過現在的寶山鄉走到竹塹城。這段路非常多上下坡,走到竹塹天色已亮,找到買主把東西賣掉後,須便採買內山一帶最缺乏的布料雜貨等,再挑擔走回北埔。以姜滿堂的機靈和口才,找到好買主談個好價錢不成問題。這樣每天進出竹塹城,把低價買來的山產高價轉賣,再批購城裡日用雜貨回到北埔零售,如此勤奮經營,榮和號飛快竄起,發跡速度甚為驚人。

 

   姜滿堂和鄧登妹在光緒6年結婚經商,光緒12年,他們所經營的榮和號的戳章,出現在一份上書給朝廷的公文。這份公文是北埔境內的重要頭人和商號,一同聯名向政府推舉何廷輝為北埔總理人選,能夠躋身這份公文的商家,都不是一般泛泛小舖,可見榮和號已經登入北埔重要商號,短短6年,發展迅速,可以「急速、飆速、神速」來形容。日治時代,榮和號持續經營,而且還多了一項眾所皆知的專賣權力:鴉片。榮和號從清末開始賣鴉片,直到日本統治,又繼之取得鴉片專賣特權,是榮和號致富的另一重要財源。賣鴉片不用秤子是鄧登妹極為出名的事蹟,她只要用小指的指甲輕輕一挑,那一小塊鴉片膏就和客人要的重量分毫不差,秤都不用秤,這個神奇的能力幾乎每個北埔耆老都記憶猶新。

   族內人對於老主母鄧登妹是否賣過鴉片,眾說紛紜,然而街上老一輩的耆老都萬分肯定,族裡面比較老一輩的長老也都說有,曾孫姜成佼醫師甚至說小時候在老家吃飯會敲鴉片鍋子。鄧登妹的曾孫姜良旭回憶,小時候在家裡門口看過花盆裡有漂亮的嬰粟花,他曾問大人那是什麼,老長工說,以前在內大坪冷泉有種很多罌粟用來提煉鴉片,提煉技術不難,不過還是進口的品質好。家裡以前曾自製鴉片,品質比一般人做得稍好,很多苦力在買。姜醫師則說,鴉片鍋子應該還在天水堂,也可能傳給了其它房,詢諸後人,並沒有這個記憶,甚至有些連家裡是否賣過鴉片的事也都不曾聽聞,住在天水堂的第三代媳婦杜春蓮,則說很久以來,鍋子就不曾見過了。

 

    那麼,這賣鴉片的歷史到底真相如何?

 

   有一天,到榮和號祖廳拍攝祭拜活動時,訪談鄧登妹孫媳黃秋仁女士是否見過鴉片鍋,她竟然說:「有啊,我有看過,還在這裡,只是找不到」。大家眼睛一亮,心肝一跳,趕緊拜託她再找找,竟然就在中庭的花架下找了出來,小小圓圓的深鍋,終於找出「鐵證」,不,應該是「銅證」!鴉片鍋子有兩個,的的確確是鄧登妹傳下來,由二子姜瑞昌一房收藏,另一個銅鍋也還完在,只是一時難尋,據說家裡還有保留以前裝鴉片的瓷盒和一些器具,但塵封在大宅某處,有待慢慢考古,能見到鴉片鍋的廬山真面目,實令人激動。

 

   一個鴉片鍋把整個清末和日本時代的鴉片販賣串了起來,把姜良旭看見罌粟花和街坊耆老的記憶具體化了,不要小看一絲一物,有時候它就是歷史之眼,家族之寶啊

這口鴉片鍋見證了整個清末和日本時代的鴉片販賣歷史。 北埔老街,右邊黃色屋頂的建築即是榮和號舊地。

104年社區營造與村落文化補助案說明會

文/陳宜琦 研究發展組

  

  本館在104年1月8日下午召開補助案說明會,一併宣導從103年開始承辦的「文化部社區總體營造獎助須知」,以及102年開始承辦的「文化部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補助案。本次說明會的報名狀況十分踴躍,計66個單位共91人參與,顯示本館在社區營造與村落文化的耕耘已初顯成效。

 

  深耕20年的社區總體營造,在去(103)年開始轉交由四所生活美學館承辦,社造精神不僅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也希望能建立人與人以及人與社區的新關係。

 

  「文化部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補助民間團體作業要點」的計畫精神,強調均衡城鄉發展及落實文化平權(文化公民權),補助項目以偏鄉弱勢輔導推展及黃金人口服務偏鄉藝文為優先,為鼓勵社會各界團體運用其所長協力扶植藝文資源弱勢地區,優先補助對象為藝文資源弱勢地區或文化部社造資源挹注較少地區,以及102年度至103年度未獲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補助者,我們期待今年的社造與村落文化補助可以在各地開出美麗的花朵。

說明會之參與狀況十分踴躍,本館在社區營造與村落文化的耕耘已初顯成效。
  

村落文化扎根  ~「文化」扮演串連的絲線

                         

文/吳雅琪 研究發展組

  以往傳統農業社會,生活上大小事都需要彼此互助,社群意識濃厚,建構了人際、土地密不可分的家園觀念。現今工商業社會,不管是都會社區或偏鄉村落,傳統生活方式解構,如何打造新故鄉,找回人們對土地、社群的歸屬感?「文化」恰好扮演串連的絲線,把你、我及環境周遭的人串接起來,好似將散落一地、一顆顆大小、光澤、形狀迥異的珠子,串成一條漂亮的珠鍊,散發新生命。

 

  本館推動村落文化扎根,將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帶進社區,用多元精彩的方式將人們聚在一起。基隆的新住民媽媽懷著珍惜的心學習手工藝、桃園龍潭武德堂聚英武館創辦人葉佳水師傅(阿水獅藝工作室)傳承台灣民俗師藝,傳遞先人開墾蓽路藍縷的精神、竹北的青年學子因為學習非洲鼓,而激起積極向上學習的心……,透過一場又一場的藝文活動,共同編織起更豐富的生命記憶。

 

     本期以幾個實例與大家分享,希望能拋磚引玉帶動更多社區的投入,讓藝文美學的養分滋養你我,成為「以文會友」~以文化連結的新社群。


「非洲鼓」我深深的為你著迷

 

文/陳燕姿 新竹縣竹北市崇義社區發展協會學員

  記得第一次聽到那輕快的節奏,疑?到底是什麼樂器的聲音? 有一天上音樂課時,終於解開我的疑問了,原來那輕快又震撼的聲音是我從未接觸過的非洲鼓,讓我深深的迷上了它,從此我加入了「非洲鼓隊」。

 

  剛開始學習非洲鼓時,因為打的位置不對,導致拇指關節瘀青,手一天比一天痛,幸好曾忠權老師幫我擦了藥,才好了起來。七年級表演時,我經常坐在最後一排,曾老師說:「實力強的同學才能往前坐唷!」,聽了這句話,激起了我積極向上發憤圖強的好勝心,每當老師教新的節奏時,我會非常專注的學習,當學習有障礙時,我即刻去請教學長或同學,把口訣一一記在腦海中,我的學習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好,有的時候老師教3次我就全部學會了,成功的經驗增長了我的自信,不只在非洲鼓學習上獲得了成就感,也帶動其他學科的神速進步,這是學習非洲鼓神奇之處,也讓我更熱愛非洲鼓。

 

  升上八年級的那個暑假我終於坐上了第一排,坐在第一排被肯定的感覺真棒,證明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學習的過程得到老師、學長姐的教導與磨練,每一次表演累積下來的成功經驗,使得我的「功夫」越來越扎實。偶爾,不經意流露出志得意滿的樣子,老師總在耳邊叮嚀,要懂得謙卑不可得意忘形。「品德好的人,打鼓才會好聽」這句話常在我的耳邊響起,提醒著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喜歡聽那非洲鼓輕快的聲音,還有老師的諄諄教誨,「非洲鼓」我真是深深的為你著迷……。

非洲鼓是老少咸宜的活動。 參與藝起去趕集「村村有藝文」成果展演活動。

「台灣獅藝」研習班~舞動台灣青獅,傳承先民墾荒精神

文/張育彬 桃園縣生活美學協會

  

  廟會,是民間非常重要的一項民俗活動,其中最能熱鬧場子、吸引群眾的莫過於「舞獅」。現在台灣廟會常看到的舞獅,嘴巴一開一合,會要紅包的屬於廣東醒獅;廣東獅較為熱鬧華麗,舞起來俏皮逗趣,比較討喜。久而久之,大多數人心目中的舞獅就是廣東獅,台灣獅反而像台灣雲豹、石虎一樣瀕臨絕跡。

 

  為了保存「台灣民俗獅藝」,本會央請桃園龍潭的武德堂聚英武館創辦人-葉佳水師傅(阿水師獅藝工作室)擔任講師,開班授課。課程內容分為兩大單元:「小參神」及「雙獅呈祥」;這是葉師傅門下獨創的套路。「小參神」,大部分為基本招式及技法,其中三點金、龍虎開門、白鶴幻步及三盾跳是為精髓,也最為難學。一堂課下來,四體不勤的我們,腰酸背痛雙手直抖,但是所有的伙伴,不管年紀大的小的,都對台灣青獅產生濃厚的興趣。

 

  其實,青獅源自於漢人來台開墾初期,因盜匪橫行、族群械鬥及民變頻傳,為共同抵禦外來侵犯,各庄頭紛紛設立武館,訓練子弟學習武藝保衛家園;舞獅提供農村子弟強身及娛樂的管道,造就獅陣的流行;舞獅兼武術,成為台灣獅陣最大的特色。因此,葉師傅所獨創的套路招式,包含武術基礎,像舞獅頭的技法就有攻擊、閃躲及防衛等招式,所以課程研習下來,習藝又健身。協會希望能持續深耕,讓台灣民俗獅藝在社區生根發芽。

                基本步伐練習。

 


讓機會女神對珍惜的人微笑!

文/白雪嬌 基隆市原鄉文化協進會

  

  課程中認識來自不同地區的新住民朋友,這些新住民媽媽們得空出來學習技藝,都抱著珍惜的心情,感恩有機會習得手藝,認識新朋友,回家鄉的時候,可以多做一些成品回去當作伴手禮,讓家鄉的親朋好友知道她們過得很幸福。

 

      來自緬甸的子瑜,每次碰到都會問:「老師甚麼時候還要開課,別忘了通知我!」她真是個好棒的媽媽,帶著寶貝小胖弟,認真地學,努力地問,一絲不苟的完成每一次的作品,也總會有新點子,撞出不同創意的火花。小胖弟也很合作,不是自己一旁悄悄的玩,就是倒頭呼呼大睡,直到媽媽完工,他也睡飽了。

 

      最佩服的是來自福建廈門的向玲,她是個優雅的人,也是很有韌性的媽媽。嫁來台灣才知道先生生意失敗,失業中,還好年邁的婆婆,幫她帶小孩,讓她可以放心地去從事美容工作。她說起話來總是那麼溫柔,那麼有禮貌,後來搬去台南和老鄉合開美容spa工作室。聽說有開課,特地來找我,要我教他一些作品,她想在台南spa教室裡,教授等待的姊妹朋友、同鄉學一技之長,充實自己。身為講師的我因為有能力讓人因學習而快樂,是一大樂事。

 

      有時候覺得社區居民學習力反而不及這些新住民朋友,也許是學習資源較豐富,機會較多,相對的就會比較鬆散吧!社區將來應多開設新住民或多元文化的課程,提供給把握、珍惜的人,讓新住民感受到機會女神溫暖、歡迎的笑容。

                創意雨傘彩繪。

      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