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1202茶文學班(廖亭朝)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期間 場地 名額 費用 講師 報名 名單  
每週一下午14:00~16:00 2025/01/13 11:00
~ 2025/01/17 23:59
googleMap連結 綜合教室-1 20 2000 廖亭朝

 


活動簡介
茶,像是多采多姿的特色飲料,可以豐富多變化;也能促使學習茶道內涵,努力認真泡一杯茶,可體會遠寧靜思想與豐富藝術的呈現。上課中藉著一杯茶,同學彼此話家常,促使大家共享生活中體驗樂趣,把茶融入多元化生活,進而提升每一位愛好喝茶的品味,本課程將帶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體會茶在生活的千變萬化,享受人生。(教材費800元)
活動內容介紹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14年春季班 

班序號:1202   : 茶文學班  課程規劃表  教師:廖亭朝

項次

日期

教學內容

1堂課

3/3

好山.好水.出好茶,來看茶的魔力變化

一年四季茶的變化及製作方式,辨識茶的種類及品飲方式

2堂課

3/10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泡茶

不留意泡茶動作,就泡不出好茶,正確沖茶觀念,可喝出香氣溢人的

3堂課

3/17

茶遊記,看茶壺不同風貌的演進

各類茶壺製方法及藝術鑑賞.選對壺具必定泡出美妙茶湯

4堂課

3/24

春暖花開是喝茶的季節

春天美麗季節,正是齒頰留香喝好茶時刻,一杯茶,暖暖坎在心內

5堂課

3/31

津甘溫,喝杯茶重養生

四季茶的各種風味,齡人迷戀,再配合身心養生樂趣

6堂課

4/7

台灣最南端讓人印象深刻的茶

百年的茶味,飄香在南端,遙想先人們對這片土地的愛護

7堂課

4/14

台灣高山茶新興產地在何處?

高山茶最後處女地,多元化的風味,是令人珍惜印象深刻

8堂課

4/21

中國福建烏龍茶知多少?

閩北與閩南的產地,誕生多元化的飲茶故事,好好去品味

9堂課

4/28

一場穿越東方到西方的紅茶故事

紅茶的起源地,飄香到不同地方,奧妙的風格展現在眾人心理

10堂課

5/5

異國茶風味的簡述介紹

欣賞不同國家茶道文化精隨,觸發不同茶文的體會

11堂課

5/12

薪火相傳客家飲茶文化

客家人喝茶習性,帶給我們不同文化的思維與尊重

12堂課

5/19

尋找茶香,打開普洱茶的新篇章嗎?

百年的產茶地揭開神秘面紗,是讓人值得欣賞獨特風味

13堂課

5/26

得獎茶,大家一起來好喝

好的茶品,經專家評層層鑑定把關,讓我們以欣賞角度,體會得獎茶的優勢

14堂課

6/2

翻開一篇篇帝王與茶的風韻雅事

帝王主宰千年飲茶的習性,代代相傳到至今,另人值得玩味

15堂課

6/9

茶席結業式泡出不樣的茶

不同種類的茶,配合呈現該茶的特性,設計出相得益章的意境

 

報名須知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藝文大樓114年春季藝研班報名須知重點摘要

■報名資格:

(一)本國國民凡年滿18歲以上(即96/03/01前出生者),有興趣學習者均可報名。

(二)長青歌謠班及長青歌唱班為年滿60歲以上即民國54年次(含)前出生民眾。

■報名日期:

() 1階段報名:1/13(星期一)上午1100起至1/17(星期五)2359止,繳費截止日1/17(星期五)2359止。(超商繳費限1/13-1/14)

() 2階段報名:2/10(星期一)上午1100起至2/12(星期三)2359止,繳費截止日2/12(星期三)2359止。(超商繳費限2/10-2/11)

■報名方式(採網路報名

  進入本處官網首頁連結「藝研班及藝文活動平台」(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TAPO)。

■學費:

(一)2,500元:水彩繪畫班、水墨畫鳥語花香班、拼布趣味班(一)、拼布趣味班(二)、布藝應用作品班、樂活園藝班、臺灣刺繡-飛針繪繡班、晶采押花藝術班、音樂帶你看世界、發聲法與聲樂演唱技巧班、佛朗明哥舞進階班、抒情爵士舞班、口琴初級班、數位鋼琴班、古箏班及琴箏班。

(二)2,000元:其他班別。

 ■開課時間及時段

    自114年3月1日(星期一)起陸續開課,每週上課1堂(2小時),共15堂課,計30小時(本處不另行通知開課時間)。

114年春季文化藝術研習班開課日程表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3/3

3/4

3/5

3/6

3/7

3/8

上午課程(9:30-11:30)、下午課程(14:00-16:00)、晚上課程(19:00-21:00)

本處為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等業務,需蒐集報名者個人資料以便聯繫及通知,並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善盡隱私權保護責任與義務,承諾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盡力保護報名人員之個人資料及隱私,報名者所提供之姓名、出生年月日、e-mail、聯絡電話及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料,本處將妥善保管與維護,並僅限於活動相關之個人身份識別、統計及學習認證資料登錄目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