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城市現形記:花蓮港市文學路徑走讀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期間 場地 名額 講師
路徑三│清水斷崖:後山傳說(第一梯)9/13 2020/08/08 12:00
~ 2020/08/11 00:00
googleMap連結 花蓮縣 25 沈瑞筠 導遊/解說員
路徑三│清水斷崖:後山傳說(第二梯)9/27 2020/08/08 12:00
~ 2020/08/11 00:00
googleMap連結 花蓮縣 25 沈瑞筠 導遊/解說員
路徑一│南勢阿美的鬼怪神話:美崙山「阿里嘎該」 2021/03/01 12:00
~ 2021/03/31 12:00
googleMap連結 花蓮縣 - 黃家榮 老師
路徑二│母親之河:美崙溪(上游) 2021/03/01 12:00
~ 2021/03/31 12:00
googleMap連結 花蓮縣 - 杜盈萱(孩好書屋)老師
路徑二│母親之河:美崙溪(下游) 2021/03/01 12:00
~ 2021/03/31 12:00
googleMap連結 花蓮縣 - 杜盈萱(孩好書屋)老師
路徑五│奇萊生活:花蓮港今昔 2021/04/01 12:00
~ 2021/04/30 12:00
googleMap連結 花蓮縣 - 陳昱文 老師/作家
路徑四│作家筆繪:溝仔尾的繁華 2020/08/03 12:00
~ 2020/08/12 12:00
googleMap連結 花蓮縣 20 葉覓覓 作家/詩人
路徑六│飲食花蓮:花蓮港街百工景 2021/04/01 12:00
~ 2021/05/01 12:00
googleMap連結 花蓮縣 - 葉柏強 老師/作家

 


活動簡介
從散文、詩集、繪本、影像等文學載具,由在地文史工作者、詩人帶路,讓一座「城市」的光影現形。有六條不同角度的「花蓮市」街區路徑:「阿美族巨人」傳說現場、「美崙溪」旁的移墾史、奇險的「清水斷崖」拓殖、繁華「溝仔尾」人生、依港卻也因港消逝的「鳥踏石」、百業興衰的港街故事等主題,促使閱讀經驗跨界與參與。
活動內容介紹

109年線上活動

※線上走讀-路徑一│南勢阿美的鬼怪神話:美崙山「阿里嘎該」
‧簡介:美崙山在奇萊平原阿美族或撒奇萊雅族語言裡,舊稱Parik(八犁克,鬼頭刀之意),這裡的部族耆老盛傳,過去美崙山曾住著一支法力高強的巨人族群─Alikakay 阿里嘎該。Alikakay 阿里嘎該傳說故事流傳奇萊平原久遠,但Alikakay的根據地卻始終如一,長久以來就只盤據美崙山山頭,這是頗令人玩味的問題。跟著我們走讀Alikakay的根據地,找一找Alikakay的蹤影。
‧導覽人:黃家榮 老師
‧日期:109年08月14日(五)
‧時間:11:00-15:00,4小時
‧走讀書單:
1.《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著(晨星出版社)
2.《【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三版)》《書名》/馬耀‧基朗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線上走讀-路徑五│奇萊生活:花蓮港今昔
‧簡介:「花蓮港」:一是地名的花蓮港街,二是海港的花蓮港口。1875年卑南廳設置後,花蓮溪出海口形成「花蓮港街」的臨海聚落。日治初指定船舶停靠,用小船駁運大船貨物,位美崙溪至花蓮溪口間的弓形海灣則稱「花蓮港」。1939年,港口遷至美崙溪北岸的北濱區,完成花蓮港築港計畫。隨著建設煙滅的築港到開港之過往,就從這裡開始尋蹤。
‧導覽人:陳昱文 老師/作家
‧日期:109年11月07日(六)
‧時間:09:00
‧走讀書單:
1.《小鎮生活指南》/陳雨航著(麥田出版社)
2.《與白燈塔一起消失的漁村鳥踏石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著(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出版)
3.《搜索者》/楊牧著(洪範出版社)

 

※線上走讀-路徑六│飲食花蓮:花蓮港街百工景
‧簡介:跟著在地文化工作者,走進新/舊的花蓮港溝仔尾,認識在地歷史人文,以及對此地的未來想像。「花蓮港」,自古至今有過兩種意思,一是花蓮港街,二是花蓮港口;前者為地名,後者為海港。隨著時代變遷與城市發展,吸引臺灣各地住民前來進駐。近年來,咖啡、選品、特色商店陸續搭配在地數十年的老店家,成為花蓮的新文青街區。
‧導覽人:葉柏強 老師/作家
‧日期:109年11月21日(六)
‧時間:13:00
‧走讀書單:
1.〈花蓮港街‧一九三九〉/陳黎著(皇冠文學出版社,收錄於《島嶼邊緣》)
2.〈花蓮飲食八景〉/陳黎著(印刻出版社,收錄於《陳黎情趣散文集》)

 

109年走讀活動

※路徑三│清水斷崖:後山傳說(9/13、9/27)

‧簡介:

岩理就是石頭的記憶」—吳明益

「後山」一直是花蓮的別稱,這樣的名稱由來跟清水斷崖聳立在北邊建立起的自然屏障不無關係。

清水斷崖以幾近九十度角插入太平洋,頑固又堅硬。

陸路難行,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水路成為南北往來的主要交通工具。

白日早已掃除黑夜,最後,山巒清楚而顯著。一群長薄而雪白的雲靜靜地懸浮、滯留在半空,遮住山巒的面貌。在有知的世界中,最高的海崖就在我們眼前揭開面貌,它是壯麗的。很少有懸崖能比美國加州優勝美地更驚人;……但這些,在巨大斷崖的福爾摩沙旁邊,都變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1882年,英國著名的生物地理學家古里馬(F.H.N. Guillemard)在一艘雙桅帆船「馬卻沙號」上經過清水斷崖時,留下了這樣的文字描述(摘自劉克襄《後山探險》)。

山如此有耐心,海如此殘酷,人在其中是如此渺小。

從日治開始的臨海路到清古道到蘇花公路再到新通車的蘇花改,技術越進步、路,就離海越遠。

搭上船,從古里馬的視角看清水斷崖,並聽聽斷崖上陸路發展的故事。

‧導覽人:沈瑞筠 導遊/解說員

‧日期:109年9月13日(日)、9月27日(日)

‧時間:04:30-11:00 (航程約3.5小時,餘為交通及室內課程時間)

‧費用:每人750元(為船舶部分負擔費用)

‧走讀路徑:04:30花蓮火車站前站遊客中心前接駁至向日碼頭,05:00出發(航程約3.5小時)-海上返程至向日碼頭08:30,08:40出發往O’rip- 09:00O’rip空間室內課程與用餐-11:00解散(返程花蓮火車站)

‧走讀書單:
1.《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台灣東海岸的旅行》/劉克襄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2.《蘇花道今昔》/李瑞宗著(太管處出版)
3.《家離水邊那麼近》/吳明益著(二魚文化出版社)

 

 

※路徑四│作家筆繪:溝仔尾的繁華
‧簡介:這些人架構起花蓮的底層經濟,甚至發展成花蓮名產(花蓮德利及曾記的老老闆們,過去都是一台腳踏車,從溝仔尾的巷弄打拼奮鬥起)。跟著O'rip生活旅人穿巷過戶重訪溝仔尾的繁華,站在這區沒落近30年的煙花繁華之地,老住民與年輕人的新創意,胭脂重抹粉墨登場,帶您穿街過巷,造訪住民店家,重溫舊時的榮光。
‧導覽人:葉覓覓 作家/詩人
‧日期:109年08月15日(六)
‧時間:15:00-18:00,3小時
‧走讀書單:
1.《玫瑰玫瑰我愛你》/王禎和著(洪範出版社)
2.《街角遇見王禎和:花蓮文學行旅》/東華編輯課文學導遊群著(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


110年走讀活動

※路徑一│南勢阿美的鬼怪神話:美崙山「阿里嘎該」
‧簡介:美崙山在奇萊平原阿美族或撒奇萊雅族語言裡,舊稱Parik(八犁克,鬼頭刀之意),這裡的部族耆老盛傳,過去美崙山曾住著一支法力高強的巨人族群─Alikakay 阿里嘎該。Alikakay 阿里嘎該傳說故事流傳奇萊平原久遠,但Alikakay的根據地卻始終如一,長久以來就只盤據美崙山山頭,這是頗令人玩味的問題。跟著我們走讀Alikakay的根據地,找一找Alikakay的蹤影。
‧導覽人:黃家榮 老師 
‧日期:110年03月(暫訂日期)
‧時間:11:00-15:00
‧走讀路徑:花蓮市公所(集合,單車)→憲兵指揮部花蓮憲兵隊(單車)→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步行)→美崙山花蓮米老鼠(步行)→憲兵指揮部花蓮憲兵隊(單車)→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單車)→花蓮市公所(解散)。
‧走讀書單:
1.《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著(晨星出版社)
2. 《【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三版)》《書名》/馬耀‧基朗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路徑二│母親之河:美崙溪(上游)
‧導覽人:杜盈萱(孩好書屋)老師
‧日期:110年04月(暫訂日期)
‧時間:13:00-16:00
‧走讀路徑:美崙溪上游段(延平王廟至水源地)
豐村延平王廟集合(為清朝漢人沿著美崙溪入墾在十六股的歷史痕跡)→經由豐村路接上美崙溪旁的濟慈路一路前行→沿途舒展的山景接上建國路往美崙溪上游砂婆噹溪畔公園最終散會。
‧走讀書單:
1.《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葉柏強著(花蓮縣文化局出版)
2.《家離水邊那麼近》/吳明益(二魚文化出版)。

※路徑二│母親之河:美崙溪(下游)
‧導覽人:杜盈萱(孩好書屋)老師
‧日期:110年04月(暫訂日期)
‧時間:13:00-16:00
‧走讀路徑:美崙溪下游段(將軍府至出海口)
中正路及明禮路口肯德基(集合)→美崙溪旁的觀景道→途經菁華橋便抵達美崙溪出海口→接續曾為舊支線鐵道的曙光橋(如今規劃為人行道)→接上美崙溪另一側觀景道至將軍府→走回集合點。
‧走讀書單:
1.《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葉柏強著(花蓮縣文化局出版)
2.《家離水邊那麼近》/吳明益(二魚文化出版)。

※路徑四│作家筆繪:溝仔尾的繁華
‧簡介:這些人架構起花蓮的底層經濟,甚至發展成花蓮名產(花蓮德利及曾記的老老闆們,過去都是一台腳踏車,從溝仔尾的巷弄打拼奮鬥起)。跟著O'rip生活旅人穿巷過戶重訪溝仔尾的繁華,站在這區沒落近30年的煙花繁華之地,老住民與年輕人的新創意,胭脂重抹粉墨登場,帶您穿街過巷,造訪住民店家,重溫舊時的榮光。
‧導覽人:葉覓覓 作家/詩人
‧日期:110年04月(暫訂日期)
‧時間:14:00-17:00
‧走讀路徑: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集合)→忠孝立體停車場(神明的土地)→城隍廟→老材房→美好挺西服→暗巷街→育樂社→南京商場→黎明紅茶→青山美術工藝社→永進鐵皮加工部→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解散)
‧走讀書單:
1.《玫瑰玫瑰我愛你》/王禎和著(洪範出版社)
2.《街角遇見王禎和:花蓮文學行旅》/東華編輯課文學導遊群著(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

※路徑五│奇萊生活:花蓮港今昔
‧簡介:「花蓮港」:一是地名的花蓮港街,二是海港的花蓮港口。1875年卑南廳設置後,花蓮溪出海口形成「花蓮港街」的臨海聚落。日治初指定船舶停靠,用小船駁運大船貨物,位美崙溪至花蓮溪口間的弓形海灣則稱「花蓮港」。1939年,港口遷至美崙溪北岸的北濱區,完成花蓮港築港計畫。隨著建設煙滅的築港到開港之過往,就從這裡開始尋蹤。
‧導覽人:陳昱文 老師/作家
‧日期:110年04月(暫訂日期)
‧時間:09:00-12:00
‧走讀路徑:孩好書屋(集合)→花蓮港鳥踏石公園 (日本鳥居景觀)→米崙招呼站、曙光橋(鳥踏石聚落遺址)→北濱公園→太平洋公園(南濱舊港)→阿美族海祭廣場(清末港街舊址)→孩好書屋(帶路人時間,心靈沈澱後解散)
‧走讀書單:
1.《小鎮生活指南》/陳雨航著(麥田出版社)
2.《與白燈塔一起消失的漁村鳥踏石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著(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出版)
3.《搜索者》/楊牧著(洪範出版社)

※路徑六│飲食花蓮:花蓮港街百工景
‧簡介:跟著在地文化工作者,走進新/舊的花蓮港溝仔尾,認識在地歷史人文,以及對此地的未來想像。「花蓮港」,自古至今有過兩種意思,一是花蓮港街,二是花蓮港口;前者為地名,後者為海港。隨著時代變遷與城市發展,吸引臺灣各地住民前來進駐。近年來,咖啡、選品、特色商店陸續搭配在地數十年的老店家,成為花蓮的新文青街區。
‧導覽人:葉柏強 老師/作家
‧日期:110年05月01日(六)(暫訂日期)
‧時間:13:00-16:00
‧走讀路徑:O'rip生活旅人(集合)→舊鐵道行人徒步區→新味醬油(花蓮人的醬油)→月桃戲(文化創意)→舊南京商場(舶來品洋行建築痕跡)→鍾外科診所(漢寶德小型住宅作品)→南京街290巷→成功街→半寓咖啡1.0(老屋新創)→博愛街→福建街→老江眷村蔥油餅(風土食物)→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二館(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花崗國中周邊(陳黎〈花蓮港街1939〉文學地景)→中山路(麻糬、梅珍香、台灣銀行)→o’rip生活旅人(解散)。
‧走讀書單:
1.〈花蓮港街‧一九三九〉/陳黎著(皇冠文學出版社,收錄於《島嶼邊緣》)
2.〈花蓮飲食八景〉/陳黎(印刻出版社,收錄於《陳黎情趣散文集》)

※城區走讀市集
‧簡介:結合走讀成果展示與在地文化商品,於O'rip生活旅人(花蓮市節約街)後方空地及周邊街區辦理市集。
‧日期:110年05月01日(六)
‧時間:14:00-19:00

 

※延伸體驗│走讀手帕交DIY、揀詩集字箋
‧簡介:於城區走讀市集內辦理延伸體驗,以不同形式感受文學魅力活動。
‧日期:110年05月01日(六)
‧時間:14:00-19:00

 

※舊城x文學影像x文件展
‧簡介:以不同形式感受文學魅力活動,於O'rip生活旅人二樓辦理花蓮港區昔時影像收藏之靜態文件展,含展示導覽2場、今昔影像紀錄片放映與座談2場。
‧日期:110年05月01日(六)-110年05月30日(日)
‧時間:12:00-17:00

 

※花蓮港市文學路徑主題書展
‧簡介:於孩好書屋(或O'rip生活旅人-橋本書屋擇一)規劃花蓮文學主題選書展,並專區陳列本六條路徑文本作家及其作品。
‧日期:110年03月01日(一)-110年03月30日(二)
‧時間:12:00-17:00

報名資訊

 

對各場次報名對象與資格有所疑問者,請來電0905-017-021 李先生或臉書私訊「o'rip生活旅人」專頁洽詢。


本年度活動,非全額免費~注意!路徑三:清水斷崖:後山傳說  走讀活動,需請參與者負擔部分船舶費用,繳費方式將於錄取通知信件內提供,特此告知。


報名後若欲取消報名,請電洽0905-017-021 李先生或者於o'rip臉書粉絲頁訊息告知。我們將專人為您處理。原報名之場次若需繳交費用,將依該場次取消規則辦理,算除相關行政與匯款費用後匯還。

報名須知

*招收對象:限16歲以上民眾報名,恕不接受未滿16歲的兒童與青少年參加。本活動全程2.5小時,採步行方式輕鬆行進。參加者須出示三劑疫苗證明;或已接種2劑滿14日、但未滿間隔期12週;或持48小時內陰性快篩證明。

*聯絡方式:歡迎私訊台灣圖書室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b),或來電05-2228831(週三到週日15:00-21:00),來信請寄到2015taiwanlib@gmail.com。

*報名方式:請填寫本報名表單、或來電05-2228831報名。報名後請於4天內匯款完畢,並將收據拍照、私訊台圖粉專告知;或將收據照片寄到2015taiwanlib@gmail.com信箱;也可以親至台灣圖書室繳清款項。本會確認後會回覆報名成功的訊息,逾期未繳費者將取消報名資格,由候補者遞補。

[報名費匯款資料]:

匯款銀行:嘉義文化郵局

戶  名: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 林詩涵

帳  號:0051008 189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