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2023走讀臺灣系列活動_全國古蹟日:「城內韶光─記憶的河」
Session Information
Number of Sessions Registration Period Venue Attendance Limit Lecturer/Guest Speaker Register Here Guest List  

 


Event Information
2023年以「城內韶光─記憶的河」為題,透過重現再造歷史情境,設計融入自導式故事導覽,邀請觀眾走入臺北舊城區,認識區域內曾經生活的人們及其共同編織出的文學、藝術、音樂,使感受過往歷史及城市發展的軌跡風貌。從中找到「城內」的特殊性,進而使不同的歷史空間與當代生活連結。
Event Details

🎯 臺北城內古蹟串連集章x歷史情境解謎闖關 🎯

📌活動時間|2023/09/16(六)-09/17(日) 11:00-17:00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

📌活動費用|免費

📌活動步驟|

1. 領卡:至 臺博本館、鐵道部園區、古生物館、南門館服務臺領取集章卡 (發放時間11:00-16:30,每人限領一次)。

2. 循線:依解謎單故事指引進行解謎與集章。

3. 兌獎:集滿指定集章數量即可至臺博館本館服務臺兌獎;參加者可同時集章兌獎及參與解謎抽獎(兌獎截止時間17:00)及參與解謎抽獎。

 

「臺北城內故事船⛵」— 親子走讀 

由「咖哩玩劇團」與「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共同規劃室內說故事+親子走讀活動,串連臺北城內文化資產。邀請大小朋友一起參加,走進臺北城內文化資產冒險。

📌時間│ 2023/09/16(六)09:30-11:30

📌對象│ 4歲以上、9歲以下親子觀眾15組 (1組為1位家長+1至2位兒童)

📌講者│ 室內說故事:咖哩老師/咖哩玩劇團總監→親子走讀:黃俊達/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

📌集合地點│臺博館鐵道部園區廳社1樓休憩區

📌路線│臺博館鐵道部園區(室內說故事/互動遊戲)→記憶倉庫→臺北北門→撫臺街洋樓→臺北郵局

📌注意事項│活動免費,需購票入館

📙閱讀文本│《高石大叔看臺北》、《古蹟探險隊─鐵道部廳舍之謎》、《臺北一九三五年》、《北城百畫帖2》、《北城百畫帖》

      

咖哩老師/咖哩玩劇團總監 黃俊達/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

 

 

「臺北城內故事船⛵」— 台語走讀 

邀請文史研究者釋照勝老師擔任講師,以全程說台語的古蹟走讀,串連臺北城內文化資產。

📌時間│2023/09/17(日)10:00-12:00

📌對象│一般觀眾30名

📌講者│釋照勝(蔡豐琪)/文史研究者

📌集合地點│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地下層

📌路線│捷運北門站→臺博館鐵道部園區→記憶倉庫→臺北北門→撫臺街洋樓→中山堂→菊元百貨店→衡陽路市區改築店屋→新公園→臺博館本館

釋照勝(蔡豐琪)/文史研究者

 

📙閱讀文本│《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臺北歷史地圖散步》、《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圖說日治台北城》、《圖說清代臺北城》、《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古蹟探秘‧解碼台灣》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重要提醒】報名前務必閱讀

  • 戶外走讀於室外步行至少1小時以上,敬請斟酌自身體力與健康狀況。
  • 場次活動內容、主要語言分別使用(華語/台語),報名前請先確認個人需求。
  • 報名資料如有缺項或未確實填寫者,本館得保留取消錄取之權利。
  • 每場次皆採事先報名!報到時須出示本人身分證件,不開放現場候補、旁聽或私自攜伴。
  • 實體走讀活動時間長度為預估值,將依實際情形調整,報名前請確認預留個人時間並配合全程參與(正取學員出席情況將使用在未來辦理類似活動參考)。
  • 實體活動涉及保險程序,報名後無法替換參與者名單或更動學員資料,敬請於活動當日準時出席。
  • 本系列活動至遲將於活動前兩日(不含當天),寄發行前通知信至報名時所填電子信箱,敬請確認資料填寫無誤。
  • 活動本身免費,但如遇搭乘捷運移動,敬請學員事先自備相關通行票證,以利順暢進行;學員可自備3.5mm耳機
  • 本館保留活動內容調整或因特殊情形取消場,以本館網站最新公布資訊為準。
  • 親子走讀需有1名家長全程陪同參與。
Registration Terms

本館為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等業務,需蒐集報名者個人資料以便聯繫及通知,並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善盡隱私權保護責任與義務,承諾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盡力保護報名人員之個人資料及隱私。報名者所提供之姓名、出生年月日、e-mail、職稱、聯絡電話及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料,本館將妥善保管與維護,並僅限於活動相關之個人身份識別、統計及學習認證資料登錄目的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