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Session Information
Number of Sessions Venue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日曆圖案 2025/04/14 09:00 ~ 2025/11/23 23:59
googleMap連結 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Event Details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Collateral Event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NON-Belief: Taiwan Intelligens of Precarity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合辦單位:中華民國文化部
協辦單位:外交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駐義大利臺北代表處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主要贊助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永豐餘、鴻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六赫茲股份有限公司、盧毓駿建築暨都市設計研究中心、臺北市建築世代會、冠德建設|根基營造、臺灣首廟 天壇天公廟、臺灣媽祖聯誼會、紐約帕森設計學院、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系友會、財團法人成大建築文教基金會、國美藝術大使團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0日至11月23日

(開放時間請詳見大會官網: https://www.labiennale.org/en/architecture/2025/information )
展覽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Palazzo delle Prigioni(Castello 4209, San Marco, 30122 Venice, Italy)

 

展覽介紹|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以「[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為題,由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畫執行,以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為基礎,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智慧(Intelligens)」角色,重新審視臺灣在全球化與漂蕩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策畫概念受到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NON-sites」理論啟發,強調地景的缺席、置換與二元性,並通過抽象架構來反思建築、實質環境與再現之間的關係。「無」同時也是東方哲學中「無/有」的二元辯證思考。

展覽設計嘗試辨識與建構屬於臺灣「信仰」與「沒有信仰」之間二元辯證的灰色地帶,尋找「智慧(Intelligens)」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在空間治理中的影響力,分為三大主題:效率(Efficiency)、科技(Technology)、控制(Control)。展場設計採用「島嶼」概念貫穿全場,以「島—群島—半島」之間的關係呈現信仰與[無]信仰之間的張力,重新審視科技、環境與空間的複雜關係。

 

策展團隊|

策展人|薛丞倫

協同策展人|吳秉聲、蘇孟宗、江松長

專案建築師|黃彥璋、林伊柔

專案經理|王威舜、蔡承昀

展覽顧問|曾瑋

國際顧問|Brian McGRATH

展場執行|黃彥璋、林伊柔 、王威舜、蔡承昀、葉毓君、

            簡行知、李懿倩、黃柏倉、楊婷雯

燈光設計|互動空間運算研究室、林軒丞、林子妍、鄭子芸

視覺設計|Path & Landforms  俞思安

展務行政|王逸璇、顏嘉慶

研究團隊|H2O Studio

 

 

 

 

 

Related 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