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臺灣文學基地】臺灣多聲道|母語講座(臺北)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期間 場地 名額 講師

 


活動內容介紹

臺灣多聲道|母語講座

臺灣這片土地,孕育出多元物種、文化、族群及語言,但在戰後的政策及發展下,母語文化逐漸被遺忘,取而代之,單一語言「國語」成為主要語言。回味1996年上映的電影《狗蛋大兵》,電影中,校長在升旗典禮中提到,講臺灣話的人,就要掛牌子當鬼,可一窺當時全國積極落實「新生活運動(國語運動)」的風氣。

而這樣的狀態,隨著文化平權的萌芽與抬頭,慢慢有了改善。2018年《國家語言發展法》正式三讀通過,母語文化再度受到重視。而臺灣多聲道系列活動,也將一同推廣母語文化,期待從淺到深一起認識母語,並將臺灣多元文化持續傳承下去,讓族群間彼此了解,也讓不同語言能同樣受到重視。

臺文基母語講座系列活動共五場,分別邀請臺語、客語、原住民及新住民等多位講師,一起了解各族群語言及文化。此系列將從文本出發,一起認識不同語言文化的發展脈絡及文學,「聽見」臺灣語言發展歷程。

 

第一場|外國來ê台灣話:臺灣外來語的前世今生 (臺語)

時間:12/5(日)15:00-17:00

地點:臺文基 創作坊

講師:李南衡 (《台灣外來語:外國來ê台灣話》作者)

 

第二場|從客家文學到客語文學 (客語)

時間:12/19(日)10:30-12:30

地點:臺文基 創作坊

講師:鍾怡彥 (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第三場|例外之人,及其燦爛時光 (新住民)

時間:12/19(日)15:00-17:00

地點:臺文基 創作坊

講師:張正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第四場|從kilang(木)到kilakilang(木木):台灣原住民族語文學的出聲與交響 (原住民)

時間:12/26(日)10:30-12:30

地點:臺文基 創作坊

講師:李台元(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第五場|百年繼續追求—台灣話的「文學革命」 (臺語)

時間:12/26(日)15:00-17:00

地點:臺文基 創作坊

講師:呂美親 (臺師大臺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講師介紹

李南衡

1940年生於台灣桃園,東海大學社會系、台灣師範大學台文所畢業。曾在廣告公司擔任創意主任、兒童雜誌主編、信誼基金出版社社長、化工公司秘書,目前已退休,現為綠色和平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曾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五冊、著作十數本、翻譯六本,在各報紙雜誌撰寫專欄,在報紙上以台文寫時事評論的第一人,著有《台灣外來語:外國來ê台灣話》。

 

鍾怡彥

生於高雄美濃,祖父鍾理和、父親鍾鐵民同為臺灣文學作家。中央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擔任多屆「笠山文學營」講師、「阿公店溪文學獎」評審、論文講評人。主編新版《鍾理和全集》、《鍾鐵民全集》、《鍾鐵民小說選》、《鍾鐵民散文選》。著有碩士論文《鍾理和文學語言研究》、博士論文《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究》,單篇論文有〈菸葉與冤業:美濃作家的共同記憶〉、〈鍾理和文學中的飲食書寫〉、〈鍾鐵民文學的農村圖像〉等。

 

張正

曾任台灣立報副總編輯、四方報總編輯、電視節目「唱四方」製作人、中廣越來越幸福主持人、「外婆橋計畫」發起人、行政院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委員、一起夢想公益協會秘書長、移民工文學獎召集人。

現為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發起人、文化部東南亞事務諮詢委員。著有《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

 

李台元

筆名苔原。政治大學民族學博士。專長研究領域為民族語言學、原住民族語言、原住民族文學、本土語文教育。興趣為客語文學創作。曾參與教育部委託政大主持的族語教材編輯計畫,擔任《原教界》雙月刊執行編輯(2005年迄今)。現任政大社會實踐辦公室研究員,政大民族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成大台灣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書面化歷程》(2016)。

 

呂美親

日本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科博士,現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正獎、台南文學獎台語小說及台語詩首獎、台灣文學獎創作類台語散文金典獎等多項。曾共編《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出版台語詩集《落雨彼日》、編譯《漂泊的民族 王育德選集》、翻譯繪本《本町草花街的臺語博士 王育德的故事》。

報名資訊

1、主辦單位保留講座及辦法異動、修改與變更之權利。

2、臺灣文學基地入園需進行體溫量測、實聯登記及手部消毒,敬請遵循現場防疫指引。

報名須知

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利用同意書

 

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並保障當事人之權利,謹依法告知下列事項,請您詳閱。

 

一、蒐集個人資料之目的

本館為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等相關業務,需蒐集活動報名者資料以便聯繫與通知。

二、蒐集個人資料之類別

姓名、身分證字號、電子信箱、聯絡電話/行動電話。

三、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與方式

期間:活動報名日起至活動結束後3個月內。

地區:中華民國境內。

對象:由本館自行利用。

方式:本館將透過數位檔案形式蒐集、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四、個人資料之提供

您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相關個人資料,惟若拒絕提供個人資料,本館將無法提供相關服務。依各項服務需求提供您本人正確、最新及完整的個人資料,若您的個人資料有任何異動,請主動向本館申請更正。若您提供錯誤、過時、不完整或具誤導性的資料,而損及您的相關權益,本館將不負相關賠償責任。填寫內容如有不雅,違反社會善良風俗,本館有權不予刊登或將您本人列入拒絕往來用戶名單。

五、個人資料之保密

本館將善盡個人資料保護之責,非經您本人同意不會自行修改、刪除或提供任何(或部份)個人資料及檔案。如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所致者,致您的個人資料被竊取、洩漏、竄改、遭其他侵害者,本館將於查明後以電話、電子郵件或網站公告等方法,擇適當方式通知您。

六、當事人就個人資料得行使之權利

您可依個資法第三條規定,就本館保有您的個人資料行使以下權利:

請求查詢或閱覽。

請求製給複製本。

請求補充或更正。

請求停止蒐集、處理、利用或請求刪除,惟因本館執行業務所必須者,本館得不依請求為之。

若您欲執行上述權利,或有任何建議指教,請與本館連繫,電子郵件:service@nmtl.gov.tw。

 

 

國立臺灣文學館 敬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