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ganizer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講座】(已結束)
自然與時代風景──從陳澄波出發的兩種重新認識臺灣的方法
時間|6/14 (六) 14:00-16:00
地點|臺史博階梯教室
對象|一般大眾,限額100人
主講人|洪廣冀(臺大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主持人|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簡介|在陳澄波百三冥誕這一年,讓我們透過他妻子張捷堅韌守護留下的陳澄波畫作及物件,重新認識那個時代的臺灣。畫作不僅展現臺灣之美,更透漏臺灣季風、黑潮等自然力,造就了臺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而物件則娓娓道來陳澄波、張捷、其親友的故事及彼時的時代風景。
★12:40-13:30加碼策展人導覽★
為了讓參與講座的朋友更快進入「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內容,策展人將於講座開始前在4樓特展室幫大家導覽,購票入館即可參加!
如果沒有阿媽,要如何認識阿公?張捷與陳家的故事
時間|6/28 (六)14:00-16:00
地點|臺史博階梯教室
對象|一般大眾,限額100人
主講人|陳立栢(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主持人|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簡介|對陳家子弟而言,阿媽在記憶中是什麼樣貌?在保存阿公生命軌跡的半樓仔頂,張捷年復一年帶著子孫整理物件,同時也整理出我們如今記憶陳澄波的方法。在本場講座中將由臺史博館長親自主持,邀請陳家長孫陳立栢與大家一同聊聊,這些重要的家族回憶。
【說故事活動】(已結束)
《會說話的畫》繪本故事時間
時間|7/19(六)13:45-14:45
地點|臺史博兒童廳(需自行購票入館)
對象|3-8歲兒童與陪伴者1名,限額10組(20人)
故事姊姊|貓管家王華,生活離不開文字與圖像,得過幾個文學獎,刊登過幾篇文章,出版過幾本書。現任文字編輯、寫、說故事、外接演講培訓……打造一間故事屋,以及創辦並擔任嘉義縣故事裡有光共好實踐協會理事長。
簡介|以繪本《會說話的畫》為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從書中延伸出簡單的互動畫節,過程中將與親子討論「為什麼畫會想要說話呢?」,並邀請親子畫出想要對彼此說的那句話。
【工作坊系列】
畫中有話:我的藏「話」箱 藝術體驗工作坊
日期|7/26 (六)14:00-16:00
地點|臺史博湖畔教室
對象|5-8歲兒童,限額20人
報名|請 點 我
藝術家講師|許尹齡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研究所,以平面繪畫為主的創作關注於人類行為和心理相關的議題,擅長將人類的情感、動作、精神狀態轉化為不同的元素,加到創造的角色,提供換位思考的可能性。具有多年兒童美術教學經驗,擅長透過藝術創作引導學童探索自我。
簡介|以「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第三區「咱的家庭」為出發,引導學童透過繪畫連結與家人的情感,打造屬於自己的「藏話箱」,一個將記憶、感受與片語圖像化、私密化的小盒子。透過繪畫體驗,更貼近前輩畫家的心中世界。
藝術偵探寫生記─藝術體驗工作坊
日期|8/23(六)14:00-16:00
地點|臺史博湖畔教室
對象|一般大眾,可親子共同參與,限額20人
報名|請 點 我
藝術家講師|藝術蝦(《漫步裡的台灣美術》作者)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畢,本業科技公司工程師,自學繪畫,為業餘畫家。《漫步裡的台灣美術》不僅是一場美術史的導覽,更是一場「藝術偵探」的體驗。曾獲2020年「好書大家讀」,出版過多本結合日常觀察與繪畫的工具書。
簡介|以「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以第五區「街路上的畫家」為引導,分享藝術家如何用「偵探」的眼睛觀察日常風景,用「線索」重新理解畫面中的細節,最後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重構──寫生不只是畫景,也是「看」與「想」的過程。
【導覽系列】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策展人導覽
時間|8/16 (六)14:00-15:00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需自行購票入館)
對象|一般大眾,限額30人
策展人|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專場導覽
日期|114/7/12(六)、9/14(日)、10/11(六)、11/15(六)、12/13(六);115/1/15(日)、2/7(六)
時間|14:00-15:00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需自行購票入館)
對象|一般大眾,限額20人
注意事項|專場導覽需自行購買語音導覽機,每台30元
備註|7/12、9/14場次配合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計畫集點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將會公告於本網站, 恕不另行通知◆◆◆
◆◆◆ 活動地點如為展館內,需自行購票入館◆◆◆
♦♦♦ 系列推廣活動由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以報名參加活動事由,向您蒐集個人資料,依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及本館個人資料保護政策要求,在您提供個人資料前,告知下列事項,敬請詳閱。
一、蒐集目的:為辦理本次活動之相關業務需求,包含活動行前通知、報到手續辦理與出席統計等業務,另將透過蒐集之資料,運用數據分析瞭解活動辦理效益與參加者輪廓,以利博物館未來活動屬性安排及經費分配。
二、本次活動所索取之個人資料包含得以辨識個人之姓名、電話、服務單位、行動電話與電子信箱。另數據分析係就蒐集之個人資料,以去識別化方式進行蒐集及分析,包含身分證字號(加密處理)、性別、出生年、縣市別、學歷。
三、本次活動所蒐集得以辨識個人之基本資料,僅提供本館內部於中華民國境內使用,使用期間為活動報名期間至活動結束後15天使用,另本次活動透過網路及實體紙本形式所蒐集、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將於活動結束後30天內完成刪除與銷毀。
四、當事人可持本人證件親自至本館行使查詢或請求閱覽、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停止蒐集/處理/利用或刪除您的個人資料之權利。
五、不提供正確個人資料之權益影響:若您不提供正確之個人資料,本館將無法寄送活動前通知等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