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首頁 >活動明細
復返:土地的節奏【mihumisang米呼米尚】海端駐地創研計畫特展
場次資料
場次 場地
展期 2022/11/4(五)-2023/1/29(日) googleMap連結 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活動簡介
藝術家康雅筑透過文獻、田野、考現學等,自「羊」延伸出關於山徑、自然與人的對話,尋找與土地契合的節奏。
活動內容介紹

展覽主題引用布農族語mihumisang一詞,為問候祝福語,多在道別時祝福對方好好活著、好好生活。其蘊含延續生命之意,藉以指涉人類、植物、動物與土地連結一起呼息吐氣,體現生命相互依存的複合網絡。

康雅筑於海端駐地創作期間,透過訪談居民與生活物件的故事,以拓印方式將記憶的痕跡進行編排譜繪。進而從羊的生命與隱喻,如男性無袖長衣habang上的羊蹄紋、作為補充羊隻身體營養物的舔磚、已滅絕的原始陸生有胚植物羊角蕨等,以擬仿再現的手法與形式,結合繪畫、影像、織物與雕塑等複合媒材空間裝置的方式呈現展出,探討生活技藝與土地自然的關係。結合藝術家進駐期的生活經驗,描繪臺東海端山林的記憶文本,同時也是文化的鉤織。

 


 藝術家 
康雅筑

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專長雕塑及纖維藝術,為複合媒材跨領域藝術家。康雅筑主要透過藝術實踐探討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以及社會課題。採用之媒介廣泛:混合媒介雕塑、場域主導裝置、環境藝術、錄像、繪畫、攝影、織物研究及社區合作等。作品經常從旅行及不同地方如印度、伊斯坦堡、葡萄牙、英國等駐留經驗擷取靈感,從世界編織歷史衍生出反映邊界的主題,並以紡織技藝表現。

2015-2019年間,陸續出版織物地圖系列三部書。其核心藝術研究是以紡織文化史和當代社會行為表象為基礎,探討工藝技能與體力勞動、生活狀態與遷徙的可能性,以及經濟貿易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現代性如何影響傳統、經濟制度和自然環境?她的旅行和駐地經歷潛移默化地影響她所認知的世界,主題往往反映在邊界、生命和過程之中,這促使她在每項計畫中同時探索自我意識和可持續性狀態的可能性。

近年活躍於國際各大重要機構展覽與雙年展,重要展出包括英國南岸中心(Southbank Center)、葡萄牙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金澤21世紀美術館、波蘭羅茲國際壁掛三年展、日本中之条藝術雙年展等。曾獲2008年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等多項國際藝術駐地創作計畫獎助金而得以於多文化中進行調查。作品獲文化部藝術銀行與芬蘭韋斯屈萊美術館收藏。

 


 海端駐地創研計畫 
mihumisang米呼米尚

駐地|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mihumisang米呼米尚】海端駐地創研計畫特展,在臺東縣政府「交會地方。藝駐共創:地方文化館駐地創研交流計畫」2021年與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的合作推動下,由藝術家康雅筑於海端鄉駐地期間,學習當地布農文化,並共學交流所完成之創作成果,是首次以當代藝術形式展示於地方文化館。今移展至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持續推展地方文化館與當代藝術形式內涵的對話。

 

 

指導單位:文化部
協辦單位:臺東縣政府文化處、獨立互助創藝工作室、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單位:禾耕生態環境教育有限公司


感謝名單:
初來部落 | 山泰、王登山、金瑞芳、胡春章夫妻
新武部落 | 天馬登山隊馬男
崁頂部落 | 帛法齊工作坊余貴蘭、Kaiana蓋亞那工作坊劉金蕉&胡天國、糸糸績地工作室胡郁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