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4年鄭文燦市長上任以來,桃園美術館的設置就已成為重要的施政目標。歷經選址、定位研究與籌備,每一階段都依照專業委員會審慎評估並確認,可以說是臺灣唯一經過嚴謹的先期準備程序的公立美術館。2018年桃園市立美術館正式成立,迄今即將歡慶三週年。
桃園市立美術館從籌備階段到正式成立,清楚強調在地藝術與國際潮流:一方面既要提供資源給桃園與臺灣藝術家,以強化在地藝術的表現力量,增加地方民眾的光榮感,二方面也要進行緊密的國際連結,以提高桃園與臺灣藝術家的國際地位與視野。
在桃園市立美術館即將歡度三週年館慶的時刻,我們特別舉辦論壇,邀請曾參與桃園市立美術館選址和籌備過程,對桃美館成立的背景有深入了解的廖仁義教授擔綱策畫。廖仁義教授以「低頭思故鄉,抬頭看遠方」為命題,兼顧地方美術歷史與國際當代藝術,規劃兩個探討子題。每個子題都將透過演講與座談進行探索與對話,既廣納專家學者的意見,也傾聽在地民眾的聲音,豐富美術館面對地方美術與國際潮流的視野與想像。
美術館與地方美術歷史詮釋
第一個子題著重於探討美術館對於地方美術及其歷史的責任與專業工作,邀請長期從事地方美術研究的藝術史家發表演講,分享經驗,並舉辦座談會。受邀藝術史家將針對臺灣與國際的藝術史研究,特別關於地方美術的詮釋,提出主張與建議,做為美術館未來期許的參考。
美術館與國際當代藝術潮流
第二個子題著重於探討美術館面對當代藝術潮流及其國際趨勢的態度與具體作為,邀請熟悉當代藝術的美術館專家發表演講,前瞻美術館的未來趨勢,並舉辦座談會,受邀當代藝術專家針對未來創作趨勢、新媒體藝術潮流與跨域藝術,貢獻他們的觀察心得與建議,做為美術館整裝待發的行前準備。
✧ 客座策劃人:廖仁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 活動地點:桃園市立美術館願景館(桃園市中壢區文德路198號)
✧ 活動時間:109/12/19(六)、109/12/26(六)、110/1/2(六)、 110/1/9(六),13:30-16:30
✧ 場次及活動資訊:
日期
|
時間
|
主題
|
講師
|
2020/
12/19
(六)
|
13:30
|
16:30
|
美術館與當代藝術脈動(演講)
|
主持人:劉俊蘭(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
演講人:石瑞仁(嘉義文創園區創意總監)
|
2020/
12/26
(六)
|
13:30
|
16:30
|
美術館如何落實地方美術的歷史詮釋?(座談)
|
主持人:廖仁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與談人:
●盛 鎧(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系主任)
●謝佳娟(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
●劉碧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
2021/
1/2
(六)
|
13:30
|
16:30
|
百年來台灣美術團體之發展(演講)
|
主持人:廖仁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演講人:黃冬富(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系藝術講座教授)
|
2021/
1/9
(六)
|
13:30
|
16:30
|
美術館如何面對國際當代藝術潮流?(座談)
|
主持人:胡永芬(獨立策展人)
與談人:
●劉柏村(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
●邱誌勇(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科技藝術學士班教授)
●張懿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際文創學程助理教授)
|
演講流程
13:00-13:30 聽眾來賓報到入座
13:30-13:45 主持人引言與介紹演講人
13:45-15:45 演講
15:45-16:15 QA時間
16:15-16:30 交流/賦歸
|
座談流程
13:00-13:30 聽眾來賓報到入座
13:30-13:45 主持人開場與介紹與談人
13:45-15:45 與談人發言與討論
15:45-16:15 QA時間
16:15-16:30 交流/賦歸
|
✧ 交通資訊:
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接駁
搭乘高鐵:
搭乘高鐵至桃園站後,需轉乘桃園機場捷運至桃園體育園區(A19)站後沿高鐵南路步行450公尺,約6分鐘即可到達桃園市立美術館願景館。
搭乘捷運:
搭乘桃園機場捷運至桃園體育園區(A19)站後沿高鐵南路步行450公尺,約6分鐘即可到達桃園市立美術館願景館。
搭乘火車或公車:
自中壢火車站徒步至桃園客運中壢總站搭乘171線公車至環北(A21)站至桃園體育園區(A19)站後沿高鐵南路步行450公尺,約6分鐘即可到達桃園市立美術館願景館。
自行開車(南下):
車行國道二號於大竹出口下交流道循線走南青路/高鐵桃園站聯絡道/高鐵北路一段/高鐵南路一段,並於文德路左轉。
自行開車(北上):
車行國道一號於內壢出口下交流道朝110甲縣道(中園路)前進並往中壢的方向走大圳路和新生路三段/113丙縣道前往文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