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緣起:
盱衡亞洲各國近年來對於藝術鑑定/價機制建置均投入大量資源並規劃相關鑑定制度及機構。建置我國藝術品檢測國家標準,發展與國際對話之研究平台,已屬燃眉之急。從產業經濟角度,藝術品具準公共財之特性,市場型商業交易仍屬於人類文明遞嬗的管道之一,需要系統且標準化地進行藝術品典藏與傳承。通過藝術品檢測方法標準化,能提出符合行業標準的報告不僅有助於法庭解讀報告,還能在官司訴訟中保護專家,面對疏失或從業過失的指控,以報告作為強大的保障,文化部須正視藝術品科學檢測標準化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二、活動提綱:
(一)藝術品鑑定與一般鑑識最大不同,在於藝術作品帶有風格、技法特徵,所以無法僅就藝術家歸屬(attribution)進行肉眼鑑定,還須進一步檢測藝術品之各種材質條件,才足以進行真偽判斷過程。當務之急應著手制定藝術品檢測國家標準方法,研擬藝術品科學履歷的建置方法與程序標準化草案。有鑒於國內尚無針對藝術品或文物的標準方法程序,因此先就國內三個檢測單位-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環檢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標檢局)作比較,並參考這三個單位的程序提出藝術品檢測標準方法訂定程序。
(二) 就技術及法規層面分別成立藝術品科學檢測技術及審查委員會,研議建立藝術品科學履歷之登錄機制與資料庫、成立材料資料庫、修復及鑑定語彙標準化,輔助鑑定人員執行鑑定業務。其中《藝術品科學履歷》,以非破壞性科學檢視鑑定程序,例如顯微檢視、X-Ray檢視、XRF分析等技術,量測或記錄藝術品之特性與經歷,履歷中會記載藝術品外觀、固有資訊、原創區位、難以變造複製之處、可重複檢視分析觀測位置、來源、年代、自然劣化狀態、非原創之介入(後製介入)等資料。《藝術品科學履歷》便可運用於修復保存、鑑定識別、創作習性研究等用途,提供給鑑定實驗室、修復團隊、學術機構等多方利用串連,將來才有利藝術市場流通,保險、金融、典藏等單位進行估價或把關。
(三) 再者是建立機構之間資料庫連線機制,如同美術館之間會去比對水墨畫的藝術家簽名,美術館之間資料庫應該都要做連線,在實施科學履歷時應集中各管道數據進行比對。以目前科學數據、圖像,編制作品科學履歷的加入下,圖像與檢測描述的結合,更應該同步將修復用字和圖像登錄格式明確化。此外,若只有科學履歷對博美館可能不夠,因為公立博美館更注重的是典藏,需搭配藝術家圖錄(catalogue raisonné),包含藝術家履歷及展覽歷史才是比較完整的資料庫。
(四) 最後,國家鑑定中心或國家認可的鑑定組織亦不可或缺,有鑒於國內於藝術品科學檢測專業領域才剛起步,會面臨人才限制及經費不足問題,目前美術館本身尚無法直接進行科學履歷標準相關的工作,除需要國家挹注資源之外,尚需一個超然且具公信力的機構來協助運作與落實。
三、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協辦單位: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執行單位: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
四、活動日期:2017年11月7日(星期二)14:00~17:00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
活動議程:
時間
|
議程
|
講者
|
13:30-14:00
|
報到
|
|
14:00-14:10
|
開幕式
致歡迎詞
|
張惠君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 司長
蕭宗煌 國立臺灣美術館 館長
白適銘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秘書長
游文玫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秘書長
|
14:10-15:00
|
場次一 專題演講
藝術品科學檢測國家標準發展體系
建 置 我 國 藝 術 品 檢 測 國 家 標
準,發展與國際對話之研究平台。
|
主持人 曾永寬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教授、
台灣藝術行政暨管理學會 常務理事
|
吳漢鐘 博士
正修科技大學藝文處文物修護中心.
|
15:10-16:00
|
場次二 焦點論壇
藝術品鑑定描述準則與登錄機制
從技術及法規層面研議藝術品科學
履 歷 之 登 錄 機 制 與 資 料庫、
成立材料資料庫、修復及鑑定語彙
標準化,輔助鑑定人員執行鑑定業
務,以及建立機構之間資料庫連線機
制。
|
主持人 白適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暨研究所 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秘書長
|
與談人
• 林煥盛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所
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修復師
• 張元鳳 師大美術系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 吳偉安 奇美博物館 修復師
|
16:10-17:00
|
場次三 焦點論壇
藝術品科學檢測標準化納入博物館
法
國家鑑定中心或國家認可的鑑定組
織亦不可或缺,有鑒於國內於藝術
品科學檢測專業領域才剛起步,會
面臨人才限制及經費不足問題,目
前美術館本身尚無法直接進行科學
履歷標準相關的工作,除需要國家
挹注資源之外,尚需一個超然且具
公信力的機構來協助運作與落實,
此屬重要長期計畫。
|
主持人 吳介祥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 副教授、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理事
|
與談人
• 張維敦 國立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鑑識科學學會 理事長
• 葉茂林 博識本國法及外國法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
法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