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一同走過洶湧起伏的2020年,千禧年前後出生的人們,也已經陸續邁入二十歲,進入人生的黃金時代。距今一百年前的一九二○年代,也同樣有一群臺灣青年,正開啟他們二十歲的人生新頁,與時代競速,以身體與思想試探文學的可能。
如何回望百年來的文學足跡?我們試圖以「文學」、「青年」、「時代」為關鍵,進入臺灣文學作家的創作與人生,摹想不同的時代情境:在他們的二十歲,他們曾經引領何種思潮活水?曾經面臨何種抉擇?如何與世界接軌發聲?青春的年歲有敏感沉鬱的心緒,也有飛躍衝撞的實踐。從1920年代到2000年代,從時代的候車室、思辨的咖啡廳、浪潮的學院、發聲的編輯檯、孤獨與群聚的螢幕⋯⋯我們走入時代的光影與物件,也試著連結與觸摸作家青年時期,眼前的文學路途,心內與窗外湧動的思想與考驗。
從《臺灣青年》到《破報》,從〈她將往何處去〉到《你那邊,幾點?》,走過百年臺灣的文學青年,如何與我們對話?你的青春是不是我的青春?我們以「二十歲,你好」,與作家的青年歲月打招呼,也與自己的記憶握手。望向2021年的當下,繼續留下新的文學足跡。